2014-11-21 13:40:00|來源:環球網|字號:
摘要:美日韓等需要對朝新思維,平壤同樣需要對外新思維,這是朝鮮的真實利益所在。 |
聯合國第三委員會18日通過有關朝鮮人權問題的決議案,譴責朝鮮境內“長期持續存在有系統普遍和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要求將此問題提交給國際刑事法庭(ICC)處理,“審判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
這一決議案由歐盟和日本等共同提交,共有60個國家共同參與提案,這一提案規模是聯合國史上最大的。預計該提案將通過聯合國大會的投票,但最終隻有安理會才有權向ICC提交。中國、俄羅斯等19個國家對這一提案投了反對票。由於中俄都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意味著該決議無法最終獲得法律效力,它的意義在於從形成到在聯合國一路投票過程所產生的影響。
朝鮮當然存在一些人權問題,但以將其人權狀況提交ICC並審判其領導人是很極端的做法。如果這樣做的唯一目的是向平壤施壓,那麼它或許是有效的。但這一壓力肯定不會轉化成改善朝鮮人權的動力,而隻會變成平壤與國際社會對立的新的現實理由,強化朝鮮領導集團對外部世界欲置其於死地的認識。
朝鮮與外界的隔絕是產生半島很多問題的重要原因,鼓勵朝鮮對外開放恐怕是解開包括核問題在內半島諸多難點的鑰匙。而要做到這一點,美日韓等必須改變恐嚇朝鮮的姿態,而應致力於告訴平壤政權它是安全的。過去二十幾年的周折已經証明,光靠施壓對改變朝鮮是無效的,外界不能抱著這個政策一條道走到黑。
假定並斷言一個政權是邪惡的,這種思維有問題。每個國家的政權都有其形成的歷史過程,朝鮮今天的封閉,平壤自有責任,但它肯定不是唯一的責任方。至今殘留在半島的冷戰機制在這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美日韓對朝鮮的過度壓制嚴重打擊了后者對外開放的勇氣,確保安全成為了平壤在各個時期都十分緊迫、甚至壓倒一切的任務。
聯合國第三委員會通過包含ICC內容的決議案,明擺著就是沒打算解決問題,而是陶醉於形成和通過決議的過程本身。制造這種壓力會讓最積極推動它的力量開心,跟著投贊同票的國家許多大概搞不清朝鮮問題的復雜性。這種情況下,隨大流支持該議案對它們來說比投棄權或反對票會更少煩惱。
在這個世界上搞出一兩個靶子,大家都啐它一口,押著它游游街,這種極簡單並因此很容易偏激的做法仍不時流行,這說明今天的國際社會還像過去一樣感性,很容易被經過輿論包裝的漂亮口號牽著走。金正恩執政尚不滿三年,要求他對由朝鮮內外多重歷史和現實原因促成的局面承擔“罪責”,這看上去“充滿道義”,但實際上並不公允。
美歐及日韓如果真心想改善朝鮮的人權,那麼就應展現出耐心,認真尋找解決問題的現實抓手,追求實際效果。如果就是想搞出一個輿論運動,通過“整朝鮮”鞏固一下全球意識形態領域的秩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注意到,平壤針對聯合國的壓力宣稱要“不加限制地強化戰爭遏制力”,外界普遍解讀為這是它在做將進行第四次核試驗的威脅。必須說,平壤如果真的那樣干,將很愚蠢。無論原因是什麼,朝鮮同國際社會對著干,它永遠都是最大的受損方。朝鮮的核武器之路走了這麼多年,它越來越孤立、越來越不安全就是其最真實的收益。美日韓等需要對朝新思維,平壤同樣需要對外新思維,這是朝鮮的真實利益所在。
審判 金正恩 平壤 社評 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