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2 08:38:54|來源:中新網|字號:
摘要:高倉健走了,留給看過他的影片、喜歡他的男男女女會是一個歷久常新的記憶,更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
中新網11月21日電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近日刊文稱,高倉健去世,中國內地悼念他、追憶他和有關他的評論相當多,特別是張藝謀和高倉健因《千裡走單騎》合作過,談了對高倉健的印象,稱高倉健為“士”,評價甚高。張藝謀談高倉健一文在網上瘋傳,反應極其熱烈。那麼,為何高倉健在中國內地如此受到追捧?
文章摘編如下:
1978年,高倉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國內地公映(比香港晚了兩年),引起轟動是必然的。高倉健在銀幕的上逼人魅力和他特有的男人氣質,一下子征服了所有中國觀眾。我不清楚由高倉健主演的影片后來有多少部曾在中國內地公映過,但相信1980年代興起的錄像帶風潮下,人們都會通過錄像帶看過他后來的《幸福黃手絹》、《遠山的呼喚》、《車站》、《夜叉》甚至是他第一部與好萊塢合作的《黑雨》等,然后,直至到他和張藝謀合作的《千裡走單騎》。
1970年代末國門初開,連同其它無論是電影或電視劇那樣吹來一陣“西風”那樣,例如像《加裡森敢死隊》制作於1967年、1980年代初作為首個引進的的美國電視片集,在中國內地播放時竟是萬人空巷,據稱當晚電視台播放該片集,連竊賊也“休息”了!因此當《追捕》這樣一部描寫警方與歹徒展開殊死搏斗的電影所能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中國觀眾在這之前看過的日本電影可是隻有小部分人看過的《山本五十六》、《啊!海軍》等少數日本電影。但這是在文革時期供“批判”看的“內部片”。如果再追溯遠一些,那就是像在1950年代在中國內地上映過的《二十四隻眼睛》、《裸島》、《砂丘之女》等,然而那時的中國內地有多少家電影院?
隨著電影發展的日新月異,日本雖是東方國家,但因為其與西方特別是與美國關系的特殊性並接近西方價值觀,他們的電影也是“西風”裡面的一股。當像《追捕》及后來的《望鄉》等日本電影陸續進入中國內地,毫不奇怪,才剛剛經過撥亂反正的國人便睜大眼睛爭看這些日本電影並由此留下深刻印象。尤以對人性刻畫、人物造型以及攝影手段的多樣化等,異國風情自然是其中部份,但更主要還是人物角色的塑造方面,新鮮的視覺審美情趣所帶來的或剌激或好奇等等,均給國人開了眼界。
因此,當高倉健這樣一個偉岸式的男人形象出現時,他的去逝給中國觀眾造成的影響當然是深遠的。再就是,比起中國內地更早地開了眼界的香港觀眾,同樣對高倉健的離去,也寄托了非一般的哀思。到底,高倉健是曾經在電影大銀幕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鮮明形象,是東方男人中難以企及的標志。
香港觀眾對高倉健的印象也許不至內地觀眾那麼強烈。其中主因,東西文化交匯的香港早就是不設防,對外國電影從來就無一種飢渴感。相反地,內地觀眾飢渴感強烈不過了! 19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是中國缺乏偶像的年代。當時的中國內地百廢待舉,文化生活十分貧乏,稍有些機會在大眾傳媒中露臉,一不小心就會大紅大紫。
如果說,文革前人們的銀幕男性的偶像是趙丹、孫道臨、王心剛。到了文革后,當年演技不過爾爾的唐國強就是憑一張俊俏臉蛋立馬走紅全國,輕易就成了當時年輕男女的偶像。但很快地,唐國強就被稱為“奶油小生”。因此,當偉岸高大、剛毅正氣的高倉健出現時,他不但立即被眾多觀眾所接受,幾乎是立刻地成了大眾偶像。
這當然有著日本作為當時的先進國家這個背景襯映,日產的電器其時也開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地區。這種物質性的時髦對仍然落后的、貧窮的中國內地具吸引力,當受到《追捕》中所表現的不止是扶桑風情而有具像性體現的時候,這種物質+英偉形象的誘惑,大大超越了原本渴求不高的超滿足感,那麼,外形出眾的高倉健不在中國內地走紅就沒有道理了。
也就是說,當時的高倉健是作為一個不自覺地代表著物質先進、發達國家進入剛啟開國門的中國,而他又是那樣恰當地在影片中展現了作為陽剛男人而出現,在這樣情況下,他給40后、50后、60后一代者留下的整體記憶,就會特別深刻,甚至有一種雋永的味道。當然,他的親中態度更獲中國人好感,在當下中日關系惡劣情況下,高倉健親中,自然會獲得更多人的肯定。
高倉健走了,留給看過他的影片、喜歡他的男男女女會是一個歷久常新的記憶,更是一個時代的記憶——“《追捕》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部公映的外國電影”——太多的人都這樣說,不管是普通人或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都這樣說。不管這是否屬實,但“之一”是肯定的。即如趙薇導演的《致我們逝去的青春》裡面大唱《紅日》那樣,那種情念,至少是一道出彩的勾勒。
因此之故,高倉健在中國特別“高”。(列孚)
高倉健,追捕,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