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海外輿論>> 正文

英媒:中國正竭力阻止人才流失 高校路還長

2014-11-24 07:08:00|來源:環球時報|字號:

摘要:但眾所周知的是,各國學術機構改革普遍進展緩慢。中國擁有240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而且迄今為止僅有少部分轉變思路。

  海外網11月24日電 據英國《經濟學家》周刊11月22日文章 上世紀90年代初,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赴美國留學,並最終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但就在他的祖國日益繁榮昌盛時,他開始感到自己是個“外人”。2008年,40歲的他重返祖國,成為中國歸國學者中的翹楚。

  自上世紀70年代末,派遣學生赴外留學就是中國改善教育的重要舉措。如今,已有300多萬中國學子先后赴海外留學,他們在經合組織國家的高等教育國際學生中的佔比超過1/5。而且這些才俊大多滯留國外。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這些人中僅有1/3選擇回國,而某些統計的比例甚至更低。

  為助高校吸引人才,中國政府已出台一系列計劃,包括2011年推出的吸引高端外國專家的“外專千人計劃”。中國對高校的支出也已激增:2001年至2011年間增長5倍。此類措施效果顯著:2005年至2012年,(中國)高等教育機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增長54%,獲得的專利數量增長7倍。但大部分中國高校仍任重道遠。僅有兩所中國(內地)高校躋身《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

  吸引部分明星學者回國,並不足以使中國變為學術大國。其中許多學者都是以“兼職”身份回國。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崔大偉認為,在中國2008年“千人計劃”吸引的學者中,近75%沒有放棄在其他國家的職位。此類計劃通常隻能提高知名度而非改善研究水平。此外,中國意在引進的學者往往是功成名就的教授,但他們更容易出成果且更富創造力的歲月或已一去不返。

  如今,中國部分高校正改變招聘方式。北大各系正利用國際評估標准招聘和選拔教職人員。清華大學的一些院系也在吸引私人資金為部分終身職位支付高額薪酬。在某些名牌院校,助理教授的年薪可高達七八萬美元,其中80%來自捐獻。

  但眾所周知的是,各國學術機構改革普遍進展緩慢。中國擁有240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而且迄今為止僅有少部分轉變思路。(王會聰譯)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世界大學排名,高校路,中國高校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沖擊香港立法會帶頭暴徒身份曝光 疑為網媒主持人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北工大校花撞臉林志玲 秒殺無數宅男(組圖)

河南三門峽監獄搬遷 押送犯人場面壯觀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