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8 09:31:30|來源:海外網|字號:
11月26日召開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將把學生足球特長水平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升學成績參考的一部分,並且將足球納入體育課必修課程。將完善政策,形成校園足球激勵機制﹔把學生足球特長水平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寫實記錄,形成檔案,供上一層學校招生參考。(11月27日《京華時報》)
將足球課程納入學生必修,將足球成績納入升學成績,這顯示出的是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這種重視體育課的做法是新時代學校教育改變陳舊面貌的現實需要。但是,在發展“少年足球”的道路上,我們要謹防把“健身足球”踢成了“少林足球”、“功夫足球”。
周星馳曾主演了一部喜劇片,叫《少林足球》。在這部片子裡,周星馳和他的伙伴們都特別喜歡足球,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們更有功利色彩,踢足球不是為了健身,不是為了娛樂,而是隻有幾個這樣的目的:一者,是要拿大獎,要拿獎金﹔二者,要去報仇雪恨,要當天下無敵。在這種功利的推動之下,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畫面:為了拿到大獎,他們個個是傷痕累累﹔為了報仇雪恨,他們不惜採取一些滑稽的作弊動作。試問,這樣的目的、舉動、結果,是體育精神嗎?是足球精神嗎?
中國足球由於沒有給國人爭光,由於沒有走向世界,而廣受質疑。為了一個踢出亞洲的中國夢,我們不惜去找外援,不惜重金找教練。結果怎樣,我們依然在謾罵中踢著悲傷的足球。其實,這已經和電影《少林足球》描述的一樣,我們把好端端的的足球踢到了一個錯誤的地方。
發展“少年足球”是值得叫好的,但是一定不要和自己的拿大獎、抱金牌的中國夢糾纏在一起。不能拋卻體育精神和足球精神。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在這次“少年足球”的規劃中,也有著不少的功利色彩,比如說和升學挂鉤,比如說和獎勵挂鉤。如果我們失去了讓孩子踢足球的健身本意的話,這無疑是不夠精彩的。
試想,足球成績挂鉤升學果實的時候,還可以領取獎勵的時候,是不是就會讓足球異化了呢?中國足球能不能踢向世界,我們需要順其自然,而不能去拔苗助長。我們的本意應該是健身,在健身的同時如果能拿獎的話,那是皆大歡喜的,如果拿不到大獎也無所謂,隻要我們在踢球的時候健康了,快樂了,就行了。
眼下的孩子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勁了,很多抽查都表明,孩子的身體素質在下滑:跑個長跑猝死了,跑個短跑腿斷了,踢個足球氣喘吁吁,打個排球力不從心,這樣的孩子如何才能成為合格的接班人?別說是發展國家了,就是自己的未來都難以保障。這種情況下,我們推廣“少年足球”是對的。但是,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身體素質的提升,是對體育精神的理解,是對團結精神的傳播。我們豈能用好的出發點,用挂鉤升學讓“中國霍金”因為不能踢球而受到教育不公平的待遇。再說了,如果孩子不喜歡踢足球而喜歡打排球不行嗎?
別把“少年足球”踢成“少林足球”。這需要我們少些功利,少些挂鉤,多些健康,多些精神。(郭元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