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9 09:30:00|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有錢就任性(網絡圖片)
“有錢就任性”的說法近日走紅互聯網。唐山超豪華的婚禮、一位大學生優秀創業者宣稱要拿出1億發獎金、上海著名收藏家劉益謙花3.48億買唐卡,這些取向上截然不同的一擲千金都被網民送出這樣的評價。“有錢任性”似乎包羅萬象,它讓中國社會對“有錢”現象大幅擺動的態度又多了個管窺點。
有錢任性,這不太像是個“仇富”的表述。它有很強的調侃味,贊成或反對的價值評價不是它唯一的內容。它的感情色彩是打了折的,加入了對社會財富鴻溝的客觀認識。它不失為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流行的對富人現象最溫和的表述。
貧富差距在對公平有著執著追求的中國社會裡永遠都是敏感的。一方面縮小這個差距至關重要,一方面富人與社會溝通、互動的方式是否健康同樣重要。中國貧富問題的失衡來源於這兩個方面的情況都不理想,中國因此雖然不是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但這個問題的影響卻相當突出。
人們通常的印象是,中國互聯網輿論場的“仇富”像“仇官”一樣不留余地,然而“有錢任性”的說法,有點像公眾嚴厲表情中浮現出的一抹詼諧。它讓人相信,中國草根對有錢人的態度遠非都是敵視。
在上述幾個“有錢任性”的例子中,當屬唐山的那場奢侈婚禮遭惡評最多。因為當事人炫富的場景是婚禮,而那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最容易產生對比,當事人的張狂和“任性”帶給普通人的不平衡感也最多。而兩位親家的身份一個是“村主任”,一個被扒出“買地、開賭場、放高利貸”,如此令人懷疑,根本支撐不起他們所辦婚禮成為輿論事件后對公眾感受的沖擊。
對后兩位要給員工發一個億獎金和花三個多億買一張唐卡的“任性”,公眾就明顯“寬容”多了。輿論反應的差異顯示,有錢人怎麼花錢,並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樣“自由”。公眾“仇”的未必是富,而更多是“為富不仁”以及“不正確的炫富方式”。
正如中國官員仍有很多改善集體形象的機會和空間,中國富人的集體形象更是可以塑造的。其實今天有著高度正面形象的中國富人已經比比皆是,他們是中國網絡時代年輕人的偶像,他們的言行被追捧和效仿。泛泛的“仇富”說法隻在一定環境和場合裡是真實的,中國社會對富人的實際態度要比它豐富、復雜得多。
中國傳統文化對精英階層的道德要求歷來很高,當富人群體逐漸與精英的范疇變得錯綜交織時,前者必然要承擔越來越多的道德義務。有錢人的任性很難再是“沒有邊界”的,他們的任性需要能被公眾接受,甚至欣賞。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越走越遠,這個國家一定會有更多富豪涌現出來,而增進他們與普通大眾的和諧關系須是一個同步收獲的過程。仇官仇富都應只是中國的階段性輿論現象,它們決非中國社會性質的反映。解決中國的難題不是某個群體的單方面責任,中國是大家的,解決問題也注定人人有份。
仇富,網民,仇官,有錢任性,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