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國際>> 正文

中國需要多少枚核彈頭才能保障國家安全?

2014-12-01 09:24:01|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中國擁有多少核彈頭才能保障國家安全?才能讓對手不敢對中國動手?”這是中國網民非常關心的問題。中國人關心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外界總對中國核武的“質和量”妄加猜測。最近一次是11月19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渲染“未來15年,中國能打到美國的洲際彈道核導彈很有可能超過100枚”。今年初,也有俄羅斯學者夸張地說中國要部署(高戒備)600個核彈頭載體才能在安全問題上“別無選擇”。但從更多外媒報道、智庫訪談和中俄專家的分析中,《環球時報》初步得出這樣一個“模糊的數據”:為保障中國和平崛起不受他國核武器威脅,中國核彈數量應處在英法兩個中等核武國家與俄美兩個超級核大國之間。說它模糊,是因為擁有四五千枚核彈的俄美與擁有兩三百枚核彈的英法,兩者相差太懸殊。還是《簡氏防務周刊》的分析人士說得相對客觀:“中國的核武力量日趨科技尖端化,求精不求多。中國某種核彈頭超過100枚就會讓美國緊張的分析已經太老套。”

美渲染中國打到美國的核彈頭將超過100枚

11月19日,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發布的2014年度國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10年對美國西太平洋的所有軍隊、基地和資產構成威脅。報告渲染說,中國或許故意掩藏其核努力和擁有的更多核彈頭儲備,此外,中國的核潛艇、正在試驗的“東風-41”彈道導彈等都已引起美國的擔心。20日,美國“商業內幕”網以“中國核武器正在變得更大和更具破壞力”為題評論稱,該報告表示,中國正以極快速度提高其核戰和太空戰能力。2013年,五角大樓估計,北京的核武器庫約有50至75枚能打到美國的洲際彈道核導彈,而在未來15年內,該數量將很有可能超過100枚。

“未來15年,中國能打到美國的洲際彈道核導彈數量很有可能超過100枚。”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報告給出的這個數據連日來也被俄羅斯《觀點報》等多國媒體轉引。

《簡氏防務周刊》亞太事務主編詹姆斯·哈迪11月2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不認為中國(某種)核彈頭超過100枚就會讓美國感到緊張,這樣的分析已經太老套。因為在去核化的大背景下,核武發展隻能是求精而不是求多。”但哈迪還是分析說,如果中國的核武力量都布局在陸地,美國未必會很擔心,因為那是一種傳統的核武布局。事實是,中國已將自身的核武力量多空間設置,對此美國不能不擔心。

據哈迪介紹,簡氏正著手出台新的中國核武發展報告,但他的觀點是,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中國的核武力量日趨科技尖端化,求精不求多。哈迪說,中國試射的“東風-41”重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等新型核武器無疑已具備相當強的能力,《簡氏防務周刊》認為,盡管對於中國的核武庫存量,美國與中國有不同的說法,但美國對中國向更多領域發展核武能力,的確感到擔心。

中國核武器數量應不少於或略超過英法

哈迪認為,局外人很難知道中國如何強化核武器,中國網民關心“擁有多少核彈頭才能保障國家安全”的問題,或許隻有中國有答案,而中國也需要在環顧國際環境之后,才能給出答案。在《環球時報》記者的採訪中,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內安全問題專家認為:“中國永遠不會和‘核大國’比數量、比規模,但必須可靠、有效。未來確保國家安全,中國核武器數量應不少於或略超過中等核武國家。”

相似說法在俄羅斯學者中也有。今年1月27日,“俄羅斯之聲”網站在題為“中國的核武器和亞洲形勢”的文章中,援引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裡·卡申的話說,美國發展反導系統以及建立全球常規快速精確打擊體系讓中國除提高戰略核武器的“質和量”外別無選擇。卡申先是夸張地說,中國在未來10年中可能會部署至少600個核彈頭載體。接著,他又表示,如果此前中國與英法這樣的中等核國家大致處於同一水平,那麼以后它就會處在英法與俄美兩個超級核大國之間。他說,中國核潛力的急劇上升將迫使美國重新審視提供給亞洲盟友的安全保障。如果與中國發生軍事沖突,美國所面臨的不僅是丟掉幾座城市,而是徹底的滅頂之災。卡申強調,中國從來不謀求與美國核武庫的對等地位,只是努力確保適當的戰略威懾手段,保障本國核力量在一旦遭到核打擊后能夠生存,能夠實施反擊。

但在俄《專家》周刊今年1月19日相關文章中,擁有另一個頭銜“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卡申認為,“中國戰略核力量還無法威懾美國,一旦發生真正的核戰爭,中國面對美國堅持不了1小時,這就是現實”。卡申認為:“中國首個真正具有核遏制能力的導彈是‘東風-31-A’,是唯一有望經受住美國的首次核打擊並摧毀美國太平洋海岸城市的導彈,但中國這種導彈不多,而美國這種導彈有近2000枚。”

外界渲染中國核力量,並贊賞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11月,可以說是美國輿論集中猜測中國有多少核彈頭的一個月。10日,《洛杉磯時報》援引美國能源部和美國科學家聯盟的數據稱,“美俄仍維持著最大規模的核武器庫,分別擁有4804枚和4300枚核彈頭,然后是法國300枚、中國250枚、英國225枚”。20日,美國保守媒體《自由燈塔》稱:“中國的戰略家將美國視為首要威脅。中國核實力將在未來三五年內變得更具殺傷力,但有關戰略武器項目的細節仍是北京的保密信息,顯而易見的是,作為產生戰略模糊性政策的一部分,中國從未透露過有關核實力的數據。”25日,曾在五角大樓工作過的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埃爾布裡奇·科爾比在《紐約時報》撰文稱,鑒於中朝俄一直使核武器庫現代化,“美國切忌忽略自身核武器”發展。

近年來,外界對俄美等國擁有核武器數量的猜測五花八門,很多時候,一些國家公布的數量也在變化中,很難有個准確的數據。今年4月29日,美國負責國際安全和不擴散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特裡曼宣布美國最新核武器儲備情況時稱,“截至2013年9月30日,美國核彈頭儲量為4804枚”(其中作戰部署的戰略核彈頭1790枚)。有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俄約有4500枚核彈頭,其中部署1666枚。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美俄戰略武器交換信息顯示,美俄兩國核武器總數仍佔全球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據俄《獨立報》稱,今年3月美俄關系緊張時,俄組織過核戰演練。

日本《朝日新聞》網站11月21日刊登從事國家安全事務報道的資深記者加藤陽一的文章稱,中國仍在擴大其核武器庫並發展新的運載體系。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今年6月份發布的年度數據,在5個公認的合法擁核國家中(美俄法英中),中國是唯一仍在增加核彈頭數量的國家,從2012年的240枚增至2013年的250枚。加藤陽一認為,若250枚的數據是准確的,中國的核彈頭儲量僅佔全世界核彈頭總量的1.5%。

針對外媒對中國核武器的種種報道和猜測,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楊承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些猜測完全是為渲染“中國威脅論”進行的毫無根據的炒作。他說,毛澤東、鄧小平同志指出,“不要槍杆子必須拿起槍杆子”,“武器要更新,方針是少而精。‘少’是數量,‘精’是一代代提高。量不要求大,有嚇人的力量”。這些經典名言多年來一直指導著中國戰略核力量的建設和發展,中國核力量規模在5個國際社會公認的有核國家中始終保持在最低、最小的范圍內。楊承軍說,多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和“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區使用核武器”的庄嚴承諾給予高度評價和贊賞。而在該問題上,某些西方有核國家卻一直奉行“先發制人”的核政策,並把核武器及導彈防御系統部署到本土之外,在大肆宣傳核裁軍的同時,仍在不斷提升核武器質量和實戰水平。

中國的核關切與舉措得到外界理解

談到不同智庫或機構得出的對核武器數量的不同統計,哈迪表示,《簡氏防務周刊》與國際同行的答案不完全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各機構掌握的數據來源不一致。至於簡氏是採取哪些數據資源,他拒絕透露詳情。但哈迪強調的是,中國擁有的核武力量主要是為了防御,而且多數歐洲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核武力量主要在亞太地區發揮震懾作用,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很難成為假想的、在核戰中與中國對陣的國家。

俄羅斯媒體也認為中國“有限的核武器”是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重要保障。“俄羅斯之聲”10月17日在報道“中國參加核裁軍有助全球安全”時稱,“對於中國來說,擁有有限的核武器,可以制止美國介入可能的台海沖突”。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10月20日報道,為保障中國和平崛起不受他國核武器威脅,中國也適當提高了核彈頭的數量,“中國擁有第二次核打擊能力和核反擊能力,這些力量成為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最重要保障,從而讓美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環球時報》記者無法確認日本記者加藤陽一與中國安全問題專家是否就“中國該有多少核彈頭才能確保安全”的話題有過深入交流,但他在文章中寫道:“如果我問中國專家,中國為何尋求增強核實力,我得到的答案通常是:美日韓部署彈道導彈防御體系,以及美國發展意在於1小時內打擊地球上任何目標的全球常規快速精確打擊體系,使中國感到其核威懾力或將被此類設施嚴重削弱甚至被完全消除的威脅。因此,在中國的專家們看來,對策是發展本國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和彈道導彈防御體系。從純粹的戰術層面上,我能理解中國的關切和舉措。”(紀雙城 丁雨晴 柳玉鵬)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核彈頭,加藤陽一,中國安全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反家暴細分家暴類型 專家稱隻回復“哦”算家暴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北工大校花撞臉林志玲 長腿娃娃臉晉級宅男女神

安徽男子冒充畫家性侵25名女子被執行死刑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