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1 09:03:26|來源:新華網|字號:
摘要:誠信是道德之本,人人恪守誠信、濟貧幫困,誠信之舉,將會得到公眾的尊重和信任。 |
如果你正走在繁華的街頭,突然一位瘦骨嶙峋、滿臉污垢、匍匐前行的孩童,向你虔誠地乞討。你會作何感想?是否會為之動容?
乞丐人群結構復雜,其中不乏有坐著飛機、拿著Iphone6,不勞而獲的假乞丐,甚至有黑社會性質的“新丐幫”。正是這種亂象,讓很多有心同情的人不知如何是好。
故事在發生,悲劇在上演。面對那些被“新丐幫”擠得求助無門的人,我們不禁要問,該用怎樣的法律,來培育社會秩序?該用什麼樣的辦法,來解救這些受苦受難的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面對乞討者,《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已實施11年,它是專門以“流浪乞討人員為救助對象”的法規,出台至今,全國已建立起幾千個救助管理機構,但依然出現了民政局為應對檢查將患病乞丐拋棄致死、將乞丐圈起來供參觀、“豬圈女童”等事件,這些都揭示了我們社會救助制度中還存在著弊端,值得深思。
根據規定,流浪人員是否接受救助還是要遵循自願原則,而在拒絕救助這塊,目前管理中還缺乏法律依據和執法手段,致使“職業乞丐”成為新管理盲區。
在社會救助尚待完善的今天,我們不應過度解讀“假乞丐坐飛機用IPhone6”,這會讓很多人放下同情心,而對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來講,無疑是災難。
人有貧窮富貴,但無高低貴賤,都應受到社會的保護和他人的尊重。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對真實乞討人員進行調查。這個調查也許歷時很長、難度很大,但十分必要,再結合調查結果實施相關的立法措施。任何時候,法律救濟都是第一位的。
其次,目前的救助主要是採取說服、教育,對於救助難,就應該考慮制度設計是否合理?要讓這些流浪乞討人員接受救助,讓他們有飯吃,有地方住,又不嚴重侵犯他們的人權,這些應成為制度改革的重點和國家層面需要思考的重點。
再次,對於特殊的人員還需重視,就是那些需要救助卻沒表達能力,或者被限制表達能力的群體,特別是流浪兒童和那些被暴力脅迫而致殘的乞討者。
最后,構建社會誠信體系。要知道,誠信是道德之本,更是取得社會和公眾信任的基石。人人恪守誠信、濟貧幫困,誠信之舉,將會得到公眾的尊重和信任。不要因為社會上出現了假乞丐,就認為所有流浪人員都是大騙子。
“但求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社會救助體現人道主義關懷。社會救助體系從建立到完善到完全覆蓋的確需要一個過程。理性對待乞討現象,使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得到幫助,使好逸惡勞的人無處藏身。(姜春媛)
假乞丐 真乞丐 職業乞丐 新丐幫 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