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神雕俠侶》金庸劇的彈幕時代

2014-12-11 11:11:54|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2月11日電 據新浪娛樂報道 於正版電視劇《神雕俠侶》已在湖南衛視鑽石劇場開播。有些事如大家所料,網絡上下一片吐槽。也有些事不如大家所料,就是收視率不高,網友狂歡沒能勾引烏央烏央的觀眾入場。金庸劇,不管是於正版的,還是華策版的,享受的待遇越來越等同於春晚,動輒得咎,好評闕如。

(1)收視

於正這些年縱橫江湖,在罵聲中挺立不倒,靠的是收視率打底。雖然他也有很多劇收視慘淡,什麼《像火花,像蝴蝶》《賞金獵人》《王的女人》,個個都大倒熱灶。但也的確有很多劇收視滾燙,什麼《宮鎖心玉》《宮鎖珠帘》《宮鎖連城》,次次鎖定漂亮數據。

電視台的家是由廣告商來當的,廣告商從來不看品質,隻看數據。任觀眾嬉笑怒罵,任同行鄙夷唾棄,有收視率在手,於正就可以隨時?瑟。至於美譽度這件事,命裡無時不強求,他倒也想得明白,為了收視率高走,不惜自家添柴增添談資。看《神雕俠侶》引發的如潮惡評,你分不清哪些是片方在自黑博收視率,哪些是網友忍無可忍的激揚。

然而這次還是有些不一樣。《神雕俠侶》的撿罵功夫是一流的,可是創造收視率的本事暫時還是末流的:索福瑞50城收視率開播當日是0.613,到第二天成了0.569,標准的低開低走。這個成績比不了暑期的大熱之作《古劍奇譚》,也比不了蹉跎三年才上檔的《風中奇緣》。也就是說,於正小朝廷的基石鬆動了,他賴以笑傲風霜、抵擋批評的盾牌裂縫了。雖然這只是首周成績,但水位定在了窪地裡,想掀起潑天大浪談何容易?

(2)槽點

我們小時候,金庸劇是神跡一樣的存在。打得人目眩神迷,愛得人牽腸挂肚,俠肝義膽得人熱血沸騰。如今俱往矣,金庸劇已不是成人的童話,而是成了搞笑的道具。看看《神雕俠侶》開播后,觀眾說了些啥:

1,小龍女奔放直白,不再端師傅的臭架子,在過兒面前撒嬌為業。有網友調侃:還能再浪點嗎?楊過也不再執弟子禮,據說是這樣向姑姑放電的:上午想兩百次,下午想兩百次,晚上還要想兩百次。也不怕姑姑噴嚏打死。

2,黃藥師與弟子梅超風來了一段師生戀。政法大學的教授泡學生出了人命,北大副教授睡留學生出了丑聞,怎麼黃藥師還敢玩師生戀?梅超風跟了師傅,陳玄風的個人問題如何解決?

3,楊過與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完顏萍、郭芙、郭襄,甚至包括李莫愁,都有挑逗與曖昧戲份。有網友感嘆說:“其實於正心裡最想拍的還是《鹿鼎記》。”

這些聽著還像那麼回事吧,這可是海量吐槽中能選出來的不多的幾條嚴肅批評。剩下的就全是對小龍女容貌的嘲笑和對李莫愁姿色的垂涎了,“配角令主角失色”是客氣的說法,“秒成渣”是標准的說法,種種逆反思維同時也侮辱人格的說法層出不窮。

原先的觀眾就是好,默默地創造收視率,再爛的劇也把話憋在肚子裡,記者想寫個批評稿還得拉七大姑、八大姨來冒充普通觀眾,甚至干脆自己心裡左右互搏后出稿。現在倒好,觀眾沒有一盞省油的燈,個個都是遣詞造句的好手,都以品鑒別人的相貌為榮。這說明,電視劇觀賞已進入彈幕時代,你設不設吐槽屏,我都要犀利點評,反正論壇、貼吧、自媒體,不愁沒有發難的陣地,隻要有三分損人的才華,便能傳向四面八方。

(3)浪潮

此前,武俠劇在內地有過三次大的浪潮。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時代真的變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香港TVB開始大規模拍攝金庸劇,周潤發演過令狐沖,劉德華演過楊過,梁朝偉演過韋小寶。1985年,以黃日華和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傳》為龍頭,香港武俠劇大規模流行於內地。內地觀眾雖已經過《霍元甲》和《武鬆》的洗禮,但還是被博大精深的金庸和狂放不羈的古龍所吸引。從省台到市縣台到工廠裡的閉路電視,靖哥哥和俏黃蓉的愛情,韋小寶和康熙帝的故事,小魚兒和花無缺的恩怨,故鄉相處流傳。金庸小說和武俠劇,成為了時代的胎記,也成了很多人抹不掉的記憶。

十多年后,TVB再次成建制翻拍金庸劇。這一次在內地大火的有三部劇:古天樂和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俠侶》,黃日華主演的《天龍八部》,以及陳小春主演的《鹿鼎記》。“神雕”主打一個“情”字,“天龍”主打一個“義”字,而韋爵爺主打的當然是一個“混”字。投資仍然不高,制作仍然簡陋,武打也失去了最初的魔力,但這一輪金庸劇趕上了最好的年華。說起來,金庸小說雖然八十年代就暢銷於內地,但內地第一套正版金庸全集直到1994年才由三聯書店推出。這套精美圖書熱銷的同時,金庸的廟堂地位也得到了主流文學界的認可。在金庸流傳最廣、聲名最盛之時,上述三劇從1996年演到1999年,不可能不創造收視奇跡。

金庸劇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浪潮實際上是連著的。在黃日華和陳小春制造的熱浪未退時,大胡子制片人張紀中啟動了內地版《笑傲江湖》,並一連制作了7部金庸劇。內地版跟港劇最大的不同,在於有了充足的預算和真實的山水。公允地說,由黃健中導演,李亞鵬和許晴主演的《笑傲江湖》從制作和氣象來說是武俠劇的一次飛躍,然而他們遇到了懷舊的觀眾和開放的網絡評判語境。

觀眾既已接受了港版的嬉鬧、煽情和草根敘事,便不會再接受第四代導演的嚴肅、內斂和歷史敘事﹔他們需要出離於現實世界的江湖范兒和武俠味兒,而不是一板一眼的現實延伸和政治寓言。雪上加霜的是,新世紀以來網絡勃興,網民全員轉化為評論人,誰跟他們講道理他們跟誰急,誰都有一套吹毛求疵的過硬身手。於是,《笑傲江湖》成了“瞎熬糨糊”,《射雕英雄傳》成了“弱智青年成長記”。直到《天龍八部》上演,張紀中才開始得到觀眾認可。一方面,張紀中的團隊已在大制作和武俠情懷之間找到平衡點,另一方面這個劇的選角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蕭峰、段譽、阿朱、阿紫、神仙姐姐顏值爆表,形神兼備。然而,口碑登頂之時,也是關注滑落之日。隨著觀眾口味的變化,大胡子版金庸劇逐漸遠離輿論焦點,武俠劇這一類型也徹底邊緣化。

金庸劇三次極盛於內地,然“成人童話”畢竟是童話,不可能長久吸引成年人,其超自然武力、小兒女情愫和偶像色彩更合年輕人的口味。近年來,於正工作室和華策影視又開始連篇累牘翻拍金庸,瞄准的正是老觀眾的兒孫輩。於正版完全不考慮金庸作品的文化底蘊,一律改成“瑪麗蘇”式的言情故事,配以華美的服飾和艷麗的色彩。華策版走的是性價比路線,演員和制作上能儉省決不鋪張,隻要能借重金庸的威名,賣得一個中檔的價錢便是勝利。

於正的上一部金庸劇是《笑傲江湖》,罵歸罵,收視成了。華策的上一部金庸劇是《天龍八部》,罵歸罵,收視也沒成。現在,於正版的《神雕俠侶》正在火上烤著,而華策的《鹿鼎記》也即將在幾家衛視開年。要問這兩部劇的前景怎麼樣,三個字:不樂觀。

原先的武俠劇是全民寵兒,不惜重金打造,現在基本上成了粉絲游戲,小本經營。老觀眾一去不復返了,新觀眾變心也很快。有了《仙劍奇俠傳》和《古劍奇譚》這等仙魔劇,武俠劇裡的武力指數和炫目程度都弱爆了。如果在顏值上再有個閃失,結果就是災難性的。而《天龍八部》和《神雕俠侶》恰恰在王語嫣和小龍女這兩個花魁上出了問題,不悲劇又何為?

你不讓人家賞心悅目,你也甭想順心如意。觀眾就是這麼任性,現實就是這麼絕情。

(責編:王書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神雕俠侶 金庸劇 觀眾 神雕 笑傲江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太原市委組織部長被查 曾“失蹤”14天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昆明“蟒蛇少年”與25條蛇同居10年(組圖)

劉鐵男案今宣判 其情婦遭生命威脅后舉報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