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法制日报:消失的村落人人有责

王传涛

2012年10月22日15:54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10月20日在天津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冯骥才说,“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10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这是个特别令人伤感的消息。坊间有云,“上推三代,我们都是农村人”,我们的根都扎根于农村,都扎根于那片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村落和土壤。看这样的新闻,犹如当年看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最后的武士》一样,无论如何都难掩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某一种历史文化载体消逝的伤感。突然之间,我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多愁善感。

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一直在写农村里的故事。确切地说,是一直在写山东高密某东北乡的某个农村的故事,他的文学也被称为“寻根文学”。可是,假如那些令人神往的自然村落都消失之后,我们又该去哪里寻找我们的“根”呢?

这个时候,我们会把愤怒的矛头指向“强拆”,指向为某个工程和招商引资而被逼的“搬迁”,指向权力和政府的造城运动、造湖运动,造高尔夫球场运动、造别墅群运动、造旅游区运动……甚至,我们会反对城镇化。面对去年年底刚刚达到51%的城镇化比例,之前的欣喜会荡然无存。更多的,将会是对农村文化、农村文明的悲悯。

可是,只要社会在发展,“文明的冲突”便不会中断。城镇文明和农村文明、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就不会因为人类的多愁善感而变得缓和。这个时候,我们再反问一下自己,难道城镇化速度加快,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我们选择读书、考研,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所谓的城市里面站住脚,然后给老家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在逢年过节一家团圆之时一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光荣感。这种特别俗的理念,难道有什么过错吗?

(责编:李文慧)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