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不满的就业现象,就是“就业腐败”,即大学毕业生通过“父辈关系”搞定招聘,而这一腐败的高发地,主要就集中在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事业单位。 |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近日对2147人进行的关于“你觉得央企招聘透明度怎么样”的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央企招聘“很不透明”,18.4%的受访者认为“不太透明”,10.7%的受访者认为“一般”,6%的受访者认为“比较透明”,1.9%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透明”,2%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 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感受到身边不符合招聘要求进入央企的员工“非常多” 的人占45.2%,“比较多”的人占28.3%。 (中国青年报11月5日)
虽然感觉不等于事实,但是,如此高比例的认为央企招聘“很不透明”、不符合要求进入央企的“非常多”,还是反映出社会对央企招聘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忧虑。而事实上,靠关系进央企的情况也确实存在,据报道,某央企全资子公司的招聘人员李明承认这种现象虽然并不普遍,但的确存在。他称,在校园招聘中,大约占5%的被录用者和领导有关系,他们通常在学历等一些硬性条件上不符合要求。
近年来,央企每年的招聘规模都不小,仅招募应届毕业生就达到20万左右。作为国家出资举办的企业,其招聘是否公平、公正,不但影响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招聘不合格的员工进企业,将影响企业的发展;还影响整个社会对就业公平的认识。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不满的就业现象,就是“就业腐败”,即大学毕业生通过“父辈关系”搞定招聘,而这一腐败的高发地,主要就集中在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与之对比,国家公务员招考则被认为是目前较为公平的招考模式。这也被舆论认为是导致“公考热”的原因之一——“屌丝”们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所以也就大胆报考,“打打酱油”也好。
与国家公务员招考相比,央企等国有企业的招募,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招募的信息,并没有全部向社会公开,不像公考,所有报考者都知晓;其二,招考的标准不统一,被录用者的信息并不公开,这给“萝卜招聘”提供了空间。据报道,有的央企在招聘时,单独留出30个子弟指标,涉及岗位很广,包括生产运营类、工程类、行政类、人事类等,但不占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名额。如此招聘,摆明了就是“世袭就业”,严重违反《就业促进法》,不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在我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中,扩大央企招募是重要举措之一。如果央企坚持招募的公平、公正,这对于央企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是双赢的事。而假如“关系就业”、“萝卜招聘”大行其道,则可能加剧大学生就业难——有的出身贫寒的大学生会认为人脉决定一切,因此放弃自身的努力,得过且过;有的富贵人家子弟,则游手好闲,认为自己有个好爸爸,不愁今后有好工作。大家关注的不是求学学到真本事,而都在动脑筋怎样发展关系。
央企招聘的公开、公正问题,多年前就引起关注,而按照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和相关就业法律法规,这些问题其实不难得到解决——政府监管部门应严查央企招聘中信息不公开、过程不透明、降低招聘标准、实行“萝卜招聘”的行为,但问题在于,由于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没有机构介入调查、处理,给公众一个说法。
这就有必要重新涉及央企的招聘机制。虽然企业的招聘与公务员招考,对报考者的要求有不同,不宜简单采取统一招考的方式——有舆论建议国企招聘,也实行“逢进必考”——但是,在有的做法上,是可以借鉴公考的,比如,可以搭建统一的央企招聘信息网,要求所以央企的招聘信息,都必须公开,目前,有一些高校在学校BBS专区推出央企招聘信息,但这只是学校(学生)收集发布的信息,不是通过专门平台权威发布的信息,也未穷尽所有招募信息;要求所有央企公示招录的信息,具体包括招聘岗位、任职条件、录用员工信息,这可避免标准模糊、降低标准、内部录用等一系列问题。以上这些,完全符合现行就业法律法规,而且在现有网络技术条件下,要做到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就在于,有关管理部门和央企是否有推进公平就业的理念和决心,带头为整个社会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
(注:本文转载自“熊丙奇-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