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民”不过是一个时髦的标签。它讲述的是中国互联网使用者把自己当作同一数字国家中的居民,而这种数字国家是不同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居住的国家的。在这种数字国家获得的公民权赋予他们新的特权和机会。 |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日前刊登题为《“网民”:为什么这个听起来有点笨兮兮的词在中国显得如此重要?》的文章,作者为布里恩·冯。文章称,“网民”一词是1984年杜撰出来的一个技术词汇,在西方被视作一个笨兮兮的词,但它在中国却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要讲一个有关过去几年互联网发展轨迹的故事,那就是在网上与网下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至少在西方是如此,人们的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人们听到的每一首歌,光临的每一家餐馆,所照的每一张相片都可以在不投入任何财力的情况下通过“无隙共享”软件在脸谱网上自动记录下来并传播出去。80%以上的美国人都在上网。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正在快速达到这种状况。人们通过手机上网的发展速度尤其快。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今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亿人,其中7400万用户还开通了3G数字服务系统。但是,中国80%的互联网用户是年轻人和中年人。除了年轻之外,中国网民往往比不上网的同龄人更富有,这一点或许与美国网民略有不同。
为了描述这一特殊群体,人们还创造出了许多新词。哪个词最流行呢?非“网民”一词莫属,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互联网公民”,现在已经逐步在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流行开来。不过,该词在中国已经变得慢慢让人讨厌了。在《中国日报》论坛版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网民说,该词“令人误解,让人生厌”。
如果说“网民”一词甚至在最喜欢用它的一个国家都招致了愤怒,那么它为何延续使用了近30年呢?第一个答案是,由于该词使用的是缩略语,因此具有很大效率。如果语言的使用是为了有效表达思想的话,该词恰好做到了这一点。
文章称,“网民”不过是一个时髦的标签。它讲述的是中国互联网使用者把自己当作同一数字国家中的居民,而这种数字国家是不同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居住的国家的。在这种数字国家获得的公民权赋予他们新的特权和机会。
中国的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并不是更广泛的中国公民的代表。他们大多数很年轻,富有,受过教育,居住在城里。这就是他们愿意把自己称作“网民”的原因。从许多方面看,中国的“网民”或许可以被视作中国版的美国千禧年一代(亦称Y一代)。(编译/赵鑫福)
(注:本文转载自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