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杨志:气候数据是为富国开脱

2012年12月07日08:59    来源:环球时报    杨 志    字号:
摘要:毫无疑问,气候变化问题源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节制排放,至今美国人均排放量依然高达17.2吨,欧盟是7.3吨,中国是6.6吨。

  12月3日,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在《自然》杂志发表“全球碳计划”年度研究成果及其科研数据:201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创历史纪录,达356亿吨,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比《京都议定书》设定的基线年1990年增加58%,其中碳排放最多的是中国(28%)、美国(16%)、欧盟(11%)和印度(7%),中印两国的排放在2011年分别增加9.9%和7.5%,美国和欧盟则分别降低1.8%和2.8%。

  如何解读这一报告?需要重复几个“古老而常新”的观点。第一,气候变化问题,既涉及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两个超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又涉及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不同价值观念下的复杂博弈,因此,现在掌握的所有科学数据,只能被理解为研究气候变化的相对参数,而不可能是什么绝对依据。第二,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视角看,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测量排放的时间尺度问题,因此,既要看现在的排放,也要看历史排放,既要看排放总量,更要看人均排放。第三,从世界工业化进程以及中国作为全球“世界工厂”的角度看,仅以碳排放总量指责中国,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无独有偶,今年的多哈气候大会自11月26日开幕以来,除形成几个类似谈判纪要的文本外,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一些发达国家代表在大会第一阶段的小组谈判中,不仅毫无作为,而且挖空心思推卸他们的责任与义务。例如,美国代表团把“智慧”集中在各种程序问题上,对谈判议题挑挑拣拣,把本应讨论技术转让等实质问题的宝贵时间搅成了“垃圾时间”;加拿大代表在被问及是否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时,居然既傲慢又无赖地说:“这是谈判大会,不是承诺大会”。

  发达国家的上述表现,绝不仅仅是为了推卸责任和义务,而是另有更深的谋略。他们一是为了否定《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协议》(1992年)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为了推翻《京都议定书》(1997年)规定给他们的减排量化指标,三是为了绑架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入强制减排行列。显然,这是很过分的。

  毫无疑问,气候变化问题源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节制排放,至今美国人均排放量依然高达17.2吨,欧盟是7.3吨,中国是6.6吨。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已把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列入“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还用生态文明引领各项事业的发展。那些借用“科学数据”指责中国的人可以休矣!(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