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全球环境瞬息万变,应对种种挑战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的外交政策,但中国在外交上表现出明显惰性。 |
美国《赫芬顿邮报》12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另一种”创新缺口 外界普遍认为,“创新缺口”将危及中国的经济竞争力。但一个国家要在当代世界保持领先和繁荣,技术并非唯一需要创新的领域。如今全球环境瞬息万变,应对种种挑战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的外交政策,但中国在外交上表现出明显惰性。其外交由“不干涉”和“主权”之类的默认规则指引,它们所提供的方案虽简单,却毫无想象力。
舆论认为中国科学创新缺失根源在教育,但令人意外的是没人就治国方面提出类似问题。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造成了(至少部分造成了)该国外交政策创新的缺口呢?
这是笔者2011年在中国外交学院任教时常考虑的问题。该学院是中国培育外交官的“摇篮”。课堂内外,笔者与学生们谈论从中国“软实力”攻势之得失到解放军如何影响外交政策的各种话题。中国学生每次辩论都会拿出大量事实和数据,他们的地理学知识广博,对世界历史的了解远超笔者在美国的同行。但在分析和辩论上,却见解肤浅、狭隘,反映出对政府立场不加批判的接受。
有一天我向一个特别聪明的外交专业学生提出有关中国不顾国际谴责在苏丹投资的问题,他的回答是重复了中国的不干涉政策。我问该政策好不好,他困惑地看着我,仿佛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后说:“这是我们国家的政策。我爱国,所以当然支持国家的政策。”
这些中国学生有时拒不接受其他思想,让人觉得辩论下去似乎也不会有结果。他们会对美国的某些外交政策进行尖锐而中肯的批评,但每当中国政策受攻击时,就会退回到不加批判的民族主义壳中。这与笔者在美国公共政策学校的经历大相径庭,在那里,美国政策的方针永远遭到质疑。
这种思维僵化可归因于中国教育体制的两方面。其一、课程设计注重死记硬背,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创造性思维。其二、教育文化不鼓励好奇探索。
这样造就出来的外交精英从根本上不愿挑战现有的正统。短期而言,这可能有利于中共政权的存在,但很可能造成当前、或许还有未来中国创造性领导力的缺失——如今的挑战日益需要中国具有这种领导力。(作者马克·贾,汪北哲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