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媒体同行告诉记者,10多年前大学生起薪约25K,现在才22K,薪水缩了,物价却不知涨了多少。刚出道的记者月薪也就3万多元,比10年前还少。询问台北人,普遍的回答是22K太低了,目前台湾法定的最低月薪是18780元。 |
名词解释
22K:K代表千,指大学毕业生起薪为2.2万元(新台币,下同)。
社会“新鲜人”:即初次踏入职场的毕业生及退伍士兵。
当下岛内年轻人薪水偏低,当地媒体、名嘴探根究源,话题延烧到“立法院”,引发全台湾展开大讨论,劳资双方更发生加薪与不加薪的“叫战”。
自叹“寒薪”茹苦
如果按大陆标准,22K不低了,但在台湾却不然,一是2.2万元还低于十几年前的起薪,其二,以台湾消费水准,月薪22K生活清苦。
22K在台北能过怎样的日子?
先看吃住行,很一般的快餐100元,地铁票16至65元不等,单身公寓一居室约1.1万元,如自己做饭,一棵高丽菜七八十元。
有媒体计算,普通上班族一个月吃住行,最省也要1.7万余元,加上电话费、网络费或买书、零食之类,基本没结余。如果不请人吃饭,不买衣服,刚好维持开销,“月光”是肯定的。至于存钱、理财,那是遥不可及,想买房更是天方夜谭。
一位媒体同行告诉记者,10多年前大学生起薪约25K,现在才22K,薪水缩了,物价却不知涨了多少。刚出道的记者月薪也就3万多元,比10年前还少。询问台北人,普遍的回答是22K太低了,目前台湾法定的最低月薪是18780元。
薪资争论各执一词
一名头顶台大法律系研究生光环的毕业生应征法务助理,雇主开价22K,这让他有被羞辱的感觉。对此,不同的人观点差异很大。
很多人为年轻学子鸣不平,台大副教授辛炳隆表示,企业把薪资压太低,当局又没办法伸援手,年轻人在很多公共政策中并没发言权,“这是很可怜的事”。也有人说年轻人抗压力弱,“草莓族”从小备受呵护,温室长大,进入社会一捏就伤。某名嘴就在电视上表示,如果是他,只愿给1.9万元的月薪。多数雇主的态度则是:景气不好,企业加薪无能为力!
两位大老板还隔空呛了起来。味全董事长魏应充说,不管企业有无获利,都应加薪。远东集团董事长徐旭东表示不能同意。“行业本身竞争力要够,如果企业亏光了,还怎么加薪?”
卸任的萧万长说,经济在发展,哪里的薪水是停滞不涨的?22K现象不正常。他呼吁企业提薪,否则人才会外流。
在位高官们夹在两头难表态。马英九曾呼吁企业加薪,建议让新鲜人每月40K,只有极少数企业响应,效益好的台积电也只是同意微调。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则公开表示:“40K不可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有的企业主甚至反呛当局没能力治理经济,却让企业大出血。
牵涉复杂一时无解
薪水的事牵涉千家万户,但薪水的麻团谁也解不开。
日前在台北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劳工团体抗议薪资过低,当时某公司董事长竟说:“再吵,连15K都没有!”此言一出,众声挞伐。有人愤愤然:连15K都拿不到,那接着就只能是革命了。
台北商院校长赖振昌说,年轻人对待遇的要求,不是非分的妄想。他们要的只是工作上应有的报酬,不是资方的恩赐。
看来,年轻人不服气的是,好不容易上班了,起薪却低于十几年前。22K现象说明经济发展力的衰退。这个问题牵涉更广,台北朋友说,要让经济一下子提上去,李国鼎、赵耀东来也没辙。“浑身是病,浑身是劲”,这或许就是当下台湾的经济境况。
日子难过天天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并不是每个人初出茅庐就只能领22K的。在这场争论中,多数人选择了沉默。台湾大学的同学说,起薪虽低,熬一熬就过去了。“先求有,再求好吧。”
台湾人力专家建议,面对就业市场持续“寒冬”,“新鲜人”切勿眼高手低,应抛开“高学历不应从事低工作”的迷思,更不宜稍不顺就辞职,应该调整心态,奋力向前。
延伸阅读:22K的由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减少失业,台“教育部”推出大专毕业生到企业职场实习方案,每人每月薪资2.2万元,为期1年,名额共3.4万人。随着官方补助结束,这批受惠者又没工作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而企业主则产生“22K就能雇用大专生”的观念。由于景气持续不好,22K就成为企业向职场新鲜人开出的行情价,起薪一直“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