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望来自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郑重承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在多年罕见的严寒中,我们迎来崭新的2013年。
屋外,天寒地冻。百姓心中升腾的希望,却带来暖意融融。
希望来自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郑重承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希望来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铿锵话语: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希望来自新的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的务实作风,实干表率,让百姓有理由相信,愿景并不遥远,一切都会实现。
不可否认,当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期”,推动改善民生面临多重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百姓的诉求早已从追求温饱,向更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民生诉求发展。既要求教育公平、有尊严的就业,也要收入稳步提升、社会保障健全,还要生态环境良好、体现公平正义、推进法制建设,改善民生正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进入全面升级的时代。这既是国家日益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需要全面应对的重要挑战。
改善民生,既包含普惠性的制度安排,也包括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援助,两者不可偏废。新的一年,尽管改善民生没有抢眼的新概念,但无论是提高收入、完善社保,还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保障房建设,都是在以往基础上的继续推进。从这点上看,既体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持之以恒,也表明政策的连续性、严肃性,更让百姓可望可即,充满期待。
当然,也有不少百姓不以为然:“这些顶层设计离我很远,我就想让孩子就近上个放心的幼儿园;老人的养老金、医保报销能随迁到子女居住的城市;出门打车不被拒载;吃什么都不担心。”一个个小小的愿望汇聚起来,就是大大的民生工程。每一项工程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制度作基础,规划为保证,否则只会带来新的不公,也难以为继。这些道理百姓都懂。百姓盼望的是,各级政府在千头万绪的民生诉求中,分清轻重缓急,那些只要完善流程、改换态度就能得到解决的问题,请身体力行马上去做;需要分步骤逐渐解决的难题,要提出目标、明确路径、列出时间表,让百姓心中有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改善民生,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谁都不能袖手旁观。我为你开公交,你为我上户口,他为你种粮种菜,你为他挂号开药,人人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生活就每时每刻变得幸福美好。你我加油,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