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分析认为,由于日本一意孤行,将和平谈判大门堵死,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以往,尽管日本P-3C巡逻机时常在钓鱼岛出没,但鉴于钓鱼岛为高度敏感区,中国飞机一直没有飞往这片空域。这显示了中国在对待钓鱼岛问题上的克制力。 |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4日文章,原题:东海局势的危险升级 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东海争端上月进入一个令人担忧的新阶段,首次有军事力量介入其中。12月13日,当中国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飞越引发争议的钓鱼岛之后,日本派出8架F-15战机应对。日本声称,这是自1958年以来中国首次闯入其领空。
这里存在着远比一小簇岛屿更多的利害关系。北京与东京之间迫切需要恢复建立一种危机缓解机制,并增强交流,以降低偶发冲突或局势升级的风险。中国不断探测日本底线,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而且也可能会对《美日安保条约》产生影响。
北京正在增强对争议海域的海上巡逻,以此挑战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这些岛屿在1895年最先被日本吞并,在二战结束后被美国控制,但在1971年美又根据《返还冲绳协定》,将其归还给日本。近些年当研究发现其附近海底可能存在石油储藏时,这些岛屿变得更具吸引力。
中日之间的争议在9月被重新点燃,日本政府当时宣布其已完成从私人所有者手中对三个争议岛屿的收购行动。北京随后采取了一系列被称之为“组合拳”的应对措施,威胁要对日本进行经济报复、展开了海空及战略导弹部队的联合作战演习,并拒绝参加10月份在东京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与此同时,中国各地也爆发了暴力反日示威游行,这是自200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
中国最重要的举措目的是为了结束日本对钓鱼岛40年来的实际控制。北京宣布正式划定其领海的基线,并派出执法船到有争议的海域巡航。这种新战略完全不同于邓小平时期,中国对钓鱼岛所采取的政策。当时的政策目的是与日本搁置争议,寻求资源共同开发。
局势出现新的紧张的根源是东亚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力量平衡。当看到日本在走下坡路而自己正不断崛起时,中国感觉已经是时候在这场争议中提出其权利的时候了。国际性法律支持那些具有或采取措施行使其主权的国家。这些措施包括向联合国提出主权要求、命名岛屿、制作地图、开展执法巡逻,以及最终建造建筑物并在岛上居住。中国认为在日本管辖岛屿的数十年间,中国已经失败。
该地区的持续和平取决于两国将如何管控其分歧。在东海的资源进行联合管理方面保持合作,与此同时又不放弃海洋主张,这可能是双方建立互信并获取切实利益的一种实际方式。2008年两国政府曾接近于达成这种协议,但最终未能解决国内民族主义的反对意见。
在紧张局势升级之前,双方已意识到发生海上冲突的危险,并致力于在国防和执法机构之间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系统。但最终理智未能胜过情感,这种对话还是被遗弃了。
中国和日本均已表示,发生军事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这让人看到希望。但尽管如此,维护和平还迫切需要双方展开合作,以避免双方擦枪走火并防止有任何意外升级成一场遭遇战。要达成一种资源共同开发协议还需要时间去谈判,尤其是在双方需要采取步骤平息民族主义愤怒的情况下。不过,如果两国都非常认真地想要避免武装冲突,他们仍然可以做到求同存异。中日两国现在都选出了新一届领导人,他们有机会减少海上的紧张局势。他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