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钓鱼岛问题的的必然之解,就是长期对抗之下的无解,或者因为对抗的升级,要么导致战争,要么达成双方各自体面的搁置和规避,取得新的长期的平衡。因为,在钓鱼岛问题上,有进无退、骑虎难下的中日政府,谁都无法承受长期激烈的对抗。针对性执法,让擦枪走火的几率大增。一旦发生正面冲突,其影响就不再局限于钓鱼岛问题本身。 |
尽管短期内钓鱼岛问题没有缓和和彻底化解的迹象。但寻求战争以外的化解形式,仍然是双方政府优先争取的和努力的方向。按照双方寻求规避战争而化解钓鱼岛问题的走向分析,也大致有以下可能:
一是,经过双方高成本的对抗,双方达成一种默契,形成口头互相谴责,而实际存在的、象征性的该海域的交叉管理现象。事实上日本政府口头不同意,但已经无法有效阻止中国政府在海域的长期和突然式、游击式、集群式的海巡执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实际的交叉管理。
二是,双方发生高强度冲突,导致日本更换政府,让钓鱼岛的冲突暂停(日本人在领土冲突中往往比中国更齐心,这种可能性存在,但是极小,即便换政府,但也不可能在钓鱼岛问题有明显让步。中日民意比较稍后另文分析,请关注)。
三是,对抗持续下去,美国如果不想深度介入,甚或不希望在其不想发生冲突的时段介入,或会暂时调停。其基本立场是,治权承认日本,但明确承认争议存在,不单方改变现状时不深度介入等。
四是,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找到彼此都相对体面,能向本国民众大致交代过去的,又不使冲突升级的方案。让钓鱼岛冲突不至于立即升级。
五是,即便双方经常冲突,但彼此实际应对中,隐然设置一个均不逾越的底线,让双方在该海域的行为不至于升级为战争等。
在坚持海权主张方面,中方海巡执法是采取的几乎是一步到位的做法。与日本相比,只是还没有抓捕到日方在该海域活动的舰船和人员。中国在维护该海域海权方面,如果不是出于练兵和整合执法、展示力量等考量外,实际上还有其他更多主张海权的方式:将钓鱼岛海域作为靶场是较低成本的海权主张和宣示方式。
总之,按照中日双方对待钓鱼岛的立场和目前的发展走向,这种对抗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2013年,应该是必须达成相对平衡的关键一年。钓鱼岛问题的的必然之解,就是长期对抗之下的无解,或者因为对抗的升级,要么导致战争,要么达成双方各自体面的搁置和规避,取得新的长期的平衡。因为,在钓鱼岛问题上,有进无退、骑虎难下的中日政府,谁都无法承受长期激烈的对抗。针对性执法,让擦枪走火的几率大增。一旦发生正面冲突,其影响就不再局限于钓鱼岛问题本身。(来源:观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