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李智勇:爱惜“吃面慈善” “谎言爱心”的种子

2013年01月30日09:44    来源:人民日报    李智勇    字号:
摘要:郑州,“组团吃面”感动一座城;南昌,“善意谎言”温暖老人心。进行物质上的救助、行动上的帮助时,兼顾受捐赠人的尊严和感受。甚至,还要在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受赠者建立、坚固自立自尊之心。“嗟来之食”式的慈善,哪怕给得再多,也不足道。

  慈善的“2.0版本”是,进行物质上的救助、行动上的帮助时,兼顾受捐赠人的尊严和感受。甚至还要在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受赠者建立、坚固自立自尊之心

  郑州,“组团吃面”感动一座城;南昌,“善意谎言”温暖老人心。岁末,这两件大众自发的爱心行动,确实让人眼红心热。

  感动之余,有心人开始琢磨:这不是两件简单的好人好事吧?里头似乎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呢!

  有人看到了慈善方式的进步。行善,还不落一行善的名儿,受助者实际受益而尊严无损,这好啊!

  方式改善当然不错,但更难得的是,它背后还蕴含着慈善意识升级的端倪。

  什么是慈善?相信很多人张口就会答:舍钱给东西呗!

  好些年前,我曾在村子里搞过一次小调查:您眼中的慈善是啥?乡亲们的回答就是这样:“给东西”、“给钱呗”、“帮俺娃上学”……

  这当然是慈善。但似乎可以称之为慈善的“1.0版本”,即:物质上的施舍、行动上的帮助,这当然有意义。过去灾年施粥,那是活人无数的大善事;现在匮乏地区,最有效的帮助也离不了物质和行动。

  但是,就现代慈善发展的要求而言,慈善还有个“2.0版本”:进行物质上的救助、行动上的帮助时,兼顾受捐赠人的尊严和感受。甚至,还要在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受赠者建立、坚固自立自尊之心。“嗟来之食”式的慈善,哪怕给得再多,也不足道。

  慈善意识升级背后,更可宝贵的,它还折射着社会心理的进步。

  放在社会伦理中看,慈善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互爱。虽有穷富授受之别,但助人者不高于人,被助者不低于人。善,源于我们的天性和良知,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内在要求,它不应求回报,它付出即是得到、本身即是目的,此外不应有别的目的。

  明明自己拿钱资助这病人,却非要压在碗底下偷着给;明明是自己掏腰包弥补老太太的损失,却哄着老人家:这是警察追回来的,您自个儿的钱!——这里头,没有“恩主”、没有精心组织出来的蜡烛、歌曲、感谢词,只有平等而互爱的人,可这是多么优雅的姿态、多么高贵的举止、多么现代的精神啊!

  应该重视这些升级版本的“种子”,并把它们散播开去。这或许是两个爱心故事带给社会的普遍性启示。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