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大利亚福利好,当地多数百姓也“不差钱”,但送节日礼物却有点“抠门”。礼轻,但意义不小。到场的客人除了尽情享用主人准备的面包、馅饼、沙拉、奶油浓汤等简单食物,便是聊天,与左邻右舍分享自己一年来的生活经验。整个聚会气氛轻松、随意,既联络感情,又获益匪浅。 |
澳大利亚福利好,当地多数百姓也“不差钱”,但送节日礼物却有点“抠门”:给女主人常常是送束鲜花,给男主人送瓶红酒;若对方是年轻小姐,则多送音像制品;若对方是小伙子,多送时尚运动品;若对方家有学龄前宝贝,多送电动玩具……所赠礼品并不昂贵,花费最多也就10澳元、20澳元(0.97澳元约合1美元)。当然,也不是没有“大手笔”,但那不过是一只装满应季美食、美味的果篮,相比我们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元的贵重礼品,还真是有点“小巫见大巫”。
几年前一个7月的圣诞节(澳大利亚季节相反,过夏、冬两个圣诞),邻居马克邀请我们到他家参加“邻居聚会”。想着入乡随俗,我们便煮了二三十个茶鸡蛋带去,为节日晚餐作“贡献”。到场一看,邻居们大多是带一个自烤蛋糕、一瓶自制果酱、一把自种蔬菜……相比之下,我们的礼物还算是“重量级”了,于是便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在澳大利亚过节做客,真轻松!”
礼轻,但意义不小。到场的客人除了尽情享用主人准备的面包、馅饼、沙拉、奶油浓汤等简单食物,便是聊天,与左邻右舍分享自己一年来的生活经验。整个聚会气氛轻松、随意,既联络感情,又获益匪浅,故很多搬走的邻居在得到聚会消息后,仍驱车上百公里赶回来参加。
除了送红酒、鲜花等礼品外,澳大利亚人过节也有送礼金的,但少之又少。“钱只是一张轻飘飘的无差别的纸,但买成能吃、能喝、能看、能闻、能摸、能大大方方捧在手上的礼品,人情味显然要浓郁得多!”礼品店店员布朗对我说的话,虽不无开玩笑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人宁送礼品、不送礼金的心态。
由于澳大利亚法律明令禁止行贿受贿,故笔者有时也在想:“澳大利亚人不喜送礼金,是否也是为了避免误会?”一位华人朋友的女儿初到澳大利亚,因环境改变、语言不通,故下课时常常郁郁寡欢地蜷缩在一个角落。为了让老师帮助自己的女儿尽快摆脱孤独,朋友圣诞节前夕专程去老师家拜访,双方沟通甚欢。临别时,朋友将装有200澳元的“信封”塞到老师手里:“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便当着朋友的面打开信封,一见里面是钱,竟像手被烫了似地将信封甩在地上:“你这是在侮辱我……”吓得朋友拾起信封,语无伦次地解释道:“对不起!不是有意的,我只是……”回家后,朋友一直惴惴不安,生怕哪天警察从天而降。而她的女儿也正像老师所说的那样,不出3个月,便顺利过了语言关。打这以后,朋友但凡见到刚登陆的新移民,都要送上一句掏心窝的话:“千万别送现金和贵重礼品给澳大利亚人,以免尴尬!”
据笔者近距离观察,澳大利亚人节日送礼简单,不是抠门,而是希望人与人之间能保持适度而有益的距离,从而确保自身的独立。想想也是,这样送礼,送者轻松无负担,接者大方不忐忑,既可避免浪费,又可防止腐败,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