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骆闻笛:乡土中国需要充分的乡土声音

2013年03月01日09:49    来源:京华时报    骆闻笛    字号:
摘要:乡土中国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广袤乡村、基层一线的民众是最直接的亲历者。顺应这一时代嬗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亦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城乡同比,一个是“两升一降”。

  乡土中国要顺利地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更好地、更充分地倾听乡土的声音,接受从基层大地传来的真实气息。

  乡土中国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广袤乡村、基层一线的民众是最直接的亲历者。顺应这一时代嬗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亦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城乡同比,一个是“两升一降”。

  回望历史,实现城乡同比是历史性的。农村与城镇,每一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1995年之前是8:1。也就是说,当每8万农民才能选出一个代表时,城里每1万人就能选出一个。而在1995年之后到本届人大之前是4:1,本届全国人大则实现了1:1。从历史进程看,这个进步是了不起的,它意味着选举平等的民主进步,使每一位代表背后的农民或城镇居民数量相同,代表的民意权重实现了相等。

  而代表的身份构成的“两升一降”,即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农民工代表人数,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与上届相比分别提高5.18、提高1.2、降低6.93个百分点。说白了就是,代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多了,是领导干部的少了。

  这两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归结为一点,就是来自乡村大地、基层一线的代表多了,更加切近乡土中国的实际了。因为乡土中国最大的变迁就在于,现代化的一路快速追赶,正步入一个深刻转型的历史关隘。

  一方面,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农村必须被摆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才能加速追赶。另一方面,改变乡土中国的历史伟力蕴藏在乡村和基层一线。正如当年小岗村18个农民的红手印开启改革开放的序幕一样,时代的嬗变造就了一批推动改革发展的基层力量,无论是乡村的农民,还是奔波在城乡之间的农民工,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加速追赶现代化的主力军。

  在这个意义上,乡土中国要顺利地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更好地、更充分地倾听乡土的声音,接受从基层大地传来的真实气息。那些来自乡村、基层一线的声音充满活力、智慧,他们的声音需要更多的释放,他们的意愿需要更多的表达。国计民生的意志建基于此,才有更加科学、民主的基础。让乡土的声音更多化为改革发展的决策,乡土中国的转型才会减少风险和阵痛,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由此,那些来自乡村、基层一线的代表,肩负了重大的使命,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惟有认真履职尽责,议政建言,说真话、道实情、议国是、商计策,才能不负重托,推动乡土中国实现华丽转身。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