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济决策是一个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决策都在不同范围内集思广益,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都是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从而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纳群言、集中民智、汇聚民心的集思广益型决策过程,是党内政治共识到政府决策共识再到全国社会共识的过程。 |
编者按
实现民族复兴,这个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夙愿的中国梦,今天离我们如此切近。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中国梦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实现?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深刻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码。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有着生动丰富的时代内涵。从今日起,我们特约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撰写文章,结合改革发展稳定实践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畅叙他们眼里的“中国道路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稳、走得好,需要一个有自信、有智慧、有意志的引路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深刻总结,执政党和政府逐渐形成一种“集思广益型”的中国特色决策民主模式,它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反复的“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过程,是一套集中各方面参与者智慧、优化决策质量的程序和机制。
以中国的经济决策机制为例,就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和步骤:一是党中央决策,即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由各省市自治区、各部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二是国务院决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由国务院起草政府工作报告,于2013年1月23日召开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由各部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讨论即将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广泛征求意见,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地方、专家的意见。三是全国人大决策,即2013年3月5日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向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会议听取报告,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完成了整个经济决策过程。
中国经济决策是一个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决策都在不同范围内集思广益,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都是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从而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纳群言、集中民智、汇聚民心的集思广益型决策过程,是党内政治共识到政府决策共识再到全国社会共识的过程。
西方的决策机制也有集思广益,但表现出的结果不同。美国国情咨文编写班子核心人物是总统顾问以及写作文稿的“秀才”。他们负责提出提纲,然后将任务分配给不同撰稿人分别起草。再由各部门提出明年的计划和对于国情咨文的建议。所有这些整合成初稿后,总统开始与身边的顾问讨论,并反复修改讲稿。之后,美国总统向全国作国情咨文演讲,宣布施政决策,国会接着对这些决策进行表决。这一机制也体现了决策民主,有利于制约权力,但是在“选举政治”的裹挟下,却陷入了怪圈:总统提议,国会否决;共和党提议,民主党否决;民主党提议,共和党否决。
中国的集思广益决策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参与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充分体现中国政治制度独有的政治优势,从而保障了重大决策和重要公共政策的巨大成功。每个人的中国梦都是不同的,但都寄托于中国道路之中。中国特色决策机制,保证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使得国家大政容纳了最广泛的意见,也保证了执行的效率。沿着这个方向可以发现,这条路是现代化之路,也是社会主义之路,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创新的中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