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并不会因人事变动而改变,在领导层组织极其严密的中国更是如此。但中国领导层换届也是一种世代演进,几乎总是会鼓励“倾向变革者”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因为时光流逝会使人们的思维距离重大历史事件渐行渐远。 |
印度商务路线网3月27日文章,原题:对中国过于疑神疑鬼 自从习近平成为中国国家主席后,可以从两方面看待中国。首先,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并不会因人事变动而改变,在领导层组织极其严密的中国更是如此。但从另一个层面看,可以说中国领导层换届也是一种世代演进,几乎总是会鼓励“倾向变革者”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因为时光流逝会使人们的思维距离重大历史事件渐行渐远。
举个简单例子,中国新任国防部长常万全1968年参军。那时,中印边界冲突已过去6年之久。这并非意味着常对印度的看法注定不同于前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处理对印防务的手法,将完全受到书面材料而非对冲突切身体会的影响。
这同样适用于中国新一代最高领导人。他们的世界观更有可能取决于冷战结束以来瞬息万变的国际政坛格局,而不是二战后发生的各种事件。这意味着在当今的北京看来,在亚洲范围内,印度的存在已不再是最终导致1962年中印实力较量的那种高于一切的问题。
对中国人而言,目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关系,对印关系只是事关亚洲和世界全局的问题之一。这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习近平主席日前的谈话,他表示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但他建议两国“坚持友好协商”,这样“最终能够找到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重要的是,他以同样宽广的胸襟呼吁“扎实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把中印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我们可以安心期待北京将重视这种双边主题。印度总理辛格也将以类似态度投桃报李。这是因为该是新德里从传统思维中自我解放的时候了,不要再臆想中国潜伏在各处伺机从政治上和军事上孤立印度。对于试图从经济上受益于中国“探戈”的新德里来说,前方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作者拉那比尔·雷伊·乔杜里,丁雨晴译)、
(原题:不要再臆想中国潜伏在各处孤立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