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压根没有人去考虑青少年教育的宗旨,教育阶段的衔接和持续性,以及民族的未来等问题,以至于违背人的成长规律、违反人性的教育模式长期存在而得不到革新。 |
日前,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展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的通知》正在各地转发,并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在全国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此前,教育部还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春季开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等文件。
“餐桌浪费”现象在我国已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响应中央提倡“节俭”的号召,国家对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三公消费”开了刀。于是,教育部针对“高校餐桌浪费”现象开刀看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但稍加分析,人们就会意识到,情况绝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以“国家部委”名义发布的通知,所针对的绝非个别现象,也不是少数现象,往往表明事情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甚至有了普遍化的强劲趋势。“高校餐桌浪费”现象惊动了国家部委,表明这种不良现象已经形成了风气,以至于主管部委痛下了“专项整治”的决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餐桌浪费”现象表面看似是饭菜质量或者学生品质问题,可当一种不良习惯席卷全国之时,则不能不引起人们更多的反思。一方面,高校饭菜质量问题的背后,凸显的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尴尬;另一方面,学生自理能力差、公共意识淡薄,其养成教育普遍拖延到大学阶段,这究竟又是谁的错?
从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到讲究卫生、倡导礼仪,这些养成教育的内容反倒成了高校里面的必修课,其实是对中小学阶段学生“养成教育缺位”的补课。那么,为何中小学阶段我们的养成教育会普遍缺位呢?中小学没有搞好养成教育,究竟又在忙些啥?事实上,人们看到的是孩子的书包重量等身,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大量地挤占了大好时光,甚至于孩子的补习班都充斥了寒暑假,可我们的孩子在养成教育、健康成长方面得益甚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让孩子逃避国内这种教育模式,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
以高校餐桌浪费为例,孩子们为何没有养成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习惯?那是因为他们在读书期间,将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书本知识上面。知识还仅仅属于“智力”的浅层次,其他的诸如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独立健全的人格都被耽误了。甚至直到高中,父母都在“陪读”,在备战高考阶段不辞劳苦地跑来为孩子送饭、洗衣……我们在责怪孩子依赖性强,责怪父母溺爱孩子的同时,为何不反思一下,以“分数”论人才、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模式,又究竟毁灭了多少孩子无忧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
在中国推行了数十年的应试教育,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从来没有把人当人看,而是把学校视为车间,把孩子视为原料,把毕业生视为产品。并且,孩子们高中毕业下来,没有几个不戴眼镜的,视力下降、身体发胖成了常态。应试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柔弱的身体、病态的精神和“哑巴英语”,在他们身上,我们找不到高雅的品位和灵动的举止,就是这样一批人,进入了承载民族梦想的象牙塔。
面对这些不良习气缠身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下发了一系列的通知,对包括“餐桌浪费”在内的各种不良习惯实行专项整治,此举显然是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事实上,找到病根,有些文件真的可以不发。中医讲究对症下药,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不反思应试教育之弊,不反思钱学森之问,不把“百年树人”视为千秋大业,不从关心下一代的角度把孩子们从那些错位的、无意义的“应试”中解放出来,却忙于出台“跟风式”的文件,实际上是掴了自己的脸。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文件反映了教育部官员错误的政绩观,他们以为搞教育和其他工作一样,就是去救火,干几年就到别处去了。压根没有人去考虑青少年教育的宗旨,教育阶段的衔接和持续性,以及民族的未来等问题,以至于违背人的成长规律、违反人性的教育模式长期存在而得不到革新。
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人们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国内教育充满自信,到那时,这种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模式,定然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孩子前来接受教育。(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