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英媒:中国城市化加快 面临软环境危机

2013年04月16日09:44    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国需要的是重新改革它的财政体系,因为目前的现状是,当地方政府无力支付社会服务时,往往以卖地的方法来资助其发展项目。这种方法必须改变,因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将决定着未来数年能源的需求以及消费行为。中国应该吸取北京的教训。

海外网4月16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裕,人们将会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洁、令人愉悦的城市中。

《中国十亿城民》的作者汤姆·米勒在文章中说,最近北京出现了少见的蓝天和新鲜的空气,一扫前些日子的雾霾、污染的天气,使北京人可以净化一下由于空气污染而变黑的肺。但是,这种情况可能好景不长,因为北京人知道,一旦春风停止,雾霾天气就会重返。

文章指出,北京的空气污染以及交通堵塞不但使海外华人不情愿回国,就连中国人都想逃避,尤其是北京今年一月份的雾霾天气,污染之重,持续之久令人担忧。

据信,当时北京空气中有害污染物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40倍。无疑,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是中国告诉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而与此同时,富裕起来的中国中产阶级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关心环境问题,他们希望生活在更佳的环境中。地方政府也竭力在创造一种可居住的环境,但是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几乎使之不可能。

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镇人口为2亿,但在过去30年已经迅速增长到5亿,而到2030年,可能会达到10亿,也就是说地球上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中国的城市当中。

城市环境恶劣不幸的是中国的许多城市空气质量太差,居住条件恶劣。而为了满足城市化的需求,房地产商还在继续大兴土木建造住房,大量耕地被占。而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环境以及公益发展。同时还造成了各城市之间的竞争现象:修路、建工业园、机场、修建更大的政府办公大楼等等。

这一切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一情况还会更加严重。

目前,中国的城市中只有不到20%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水平。但中国要想改善其空气质量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燃煤问题以及越来越多的汽车问题。

中国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不久将出台一份如何使城市发展避免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病”问题的计划。

标本兼治中国的城市决策者也一致认为必须要建造密集、节能性的城市。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上个月召开的两会中指出,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发展大城市。

然而,文章作者指出,兴建小城市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他说,中国需要的是重新改革它的财政体系,因为目前的现状是,当地方政府无力支付社会服务时,往往以卖地的方法来资助其发展项目。这种方法必须改变,因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将决定着未来数年能源的需求以及消费行为。中国应该吸取北京的教训。

文章最后说,如果北京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就不能光靠经济实力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也必须要改善其居住条件等软环境。

中国的城市规划者及官员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改善和治理空气,投资公共交通等。只有到那时,才能赢得人才和人心。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