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用固体燃料替代了“东风-5”型弹道导弹的液体燃料,并改为由特种卡车装载进行道路机动发射,射程达到15000公里,能够到达美国任何一个角落。三级火箭可以携带3至10枚核弹头,每枚的爆料当量都在10万吨级,与美国60年代设计、经过多次升级改造的36吨“民兵3型”导弹相似。 |
中国深圳电视台8月8日和9日报道,一艘配备“巨浪-2”导弹的“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出海巡航,但没有提及试射导弹的计划。这家电视台援引一名中国军事评论员的话说,“据五角大楼称,解放军一直不具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的能力”。
此后,辽宁省海事局8月13日发布了“航行警告”,警告船只避免进入该海域。中国军队的保密性使外界难以评估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前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司令在5月份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中国的核武库中可能有多达3000枚核弹头——远远超过了美国情报机构估计的300-400枚核弹头。
关于东风41的新闻,西方也在一直不断炒作,所以即便是现在描绘的绘声绘色,我们也不能肯定消息的真实性。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描述东风41相比东风31首先是大幅提高了射程,具有多枚分导核弹头,机动灵活性更强。此前美军一直关注中国东风31的研制和发展,东风41的出现让美军措手不及。美国军事专家费舍尔说,事实证明五角大楼忽视了这种新导弹的研制。
接近二炮部队的中国军事专家魏国表示,不能肯定7月试射的是“东风-41”洲际导弹,但他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的核威胁在增加,解放军必须有限度地发展第三代核武器,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安全挑战。
美国资深媒体人比尔戈茨年8月15发表文章,对近期外界盛传的所谓“DF-41”(东风-41)中国新式路基弹道导弹和JL-2(巨浪-2)新式潜射弹道导弹给予了极大关注,文章首先说,据了解,在新式多弹头、公路机动弹道导弹试射后一个月,中国军方又在上周试射了一款新式潜射弹道导弹。美国官员表示,上周四(8月16日)早上,一艘新型“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渤海某海域试射了一枚JL-2潜射导弹。
美国专家此时也不停发表言论,这一举动突现这次中国导弹试射的严重性,某些美国议员发言更是让美国民众感到极度担忧。
研究中国核项目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菲利普卡博做出这样的警告。可想而知,东风41威慑力对于美国高层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震慑力。而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描述中国最新型“东风-41”洲际导弹,它不仅大幅提高了射程,而且还能携带多达10枚分导核弹头打击不同目标。
有美国官员则肯定7月24日二炮部队发射的就是中国最先进的“东风-41”洲际导弹,“这是美国当局首度确认该导弹项目的存在”。不过美国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国际评估战略重心高级研究员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Fisher)表示中国东风-41项目早于1986年便已开始,而美国政府现在才意识到它的巨大威胁。
“2007年起,东风-41 18轮运输起竖发射(TEL)车的图片在中国网络上可见令他们更加迷惑。”费舍尔说,“四张运输起竖发射(TEL)车上的图片清晰显示这是一种非常大的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同俄罗斯的现代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大小类似。”
原美国国防部官员、中国战略核系统专家、2049项目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执行主任石明凯(Mark Stokes)表示,中国文献中含有东风-41项目的可靠数据。不同于东风-31所使用的动力装置,东风-41看起来使用了新型、更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的地面试射已进行了数年之久。石明凯称,中国军方负责战略打击以及常规导弹研发的二炮正将东风-41纳入其操作性战略储备。
与中国现役的“东风-31”和“东风-31A”洲际导弹一样,“东风-41”可能也采用“冷发射”方式,即借助辅助动力单元把导弹从发射筒内弹射出去,在导弹到达一定高度后再点燃主发动机飞行。
“东风-41”属于三级固态燃料推进导弹,与“东风-31”相比,前者弹体直径更大,长度更长,意味着弹头载荷与射程更具威慑性。此外,“东风-41”采用与俄制“白杨-M”洲际导弹相同的TEL三用车作为机动发射平台,比“东风-31”机动平台更具打击灵活性。
从美方对此次事件的言论不难看出,东风41洲际导弹真的是威胁到了美国,而更让美方担心的还不止这些。
前军事情报官员、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成员拉里?沃策尔(Larry Wortze)表示,估计“东风-41”导弹的多弹头中将包括被称为“突防辅助装置”的诱饵弹头,专门对抗美国反导系统的传感器。由于其机动性,“东风 41”导弹很难被探测和打击。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称,“东风-41”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约1.4万公里,从中国东部或北部发射,足以打击美国全境。此前东风-31 和东风-31A短程洲际弹道导弹被认为是针对印俄设计;美国官员表示,新的洲际弹道导弹被认为是为打击美国境内目标而研制。
(本文转载自“春风杨柳-新浪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