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军事开支除了反映一个国家对于自身所受威胁的认知,也体现这个国家如何预备近期和长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外部受敌时期,军事要务将优先于社会和经济服务等内部事务;而在相对和平时期,国家财力则更偏重于服务内部事务。 |
据权威国际军事数据提供商、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1988年,当冷战氛围渐渐消退时,六个东南亚主要国家在军事用途上平均花费了3.5%的GDP。而到了2012年,这个比重已下降到不足2%。在这六个国家中,与中国存在海上领土争端的越南削减军费最为明显,所占比重已从1988年的7.1%锐减至2012年的2.4%。
1988年,当时还不太富裕的中国与缅甸和泰国的动乱存在微妙关系,美国与苏联的军事竞赛时刻威胁着地区稳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刚刚解决边境争端,而越南还在试图从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及与中国的南海海战中恢复过来,地区并不太平。时至今日,当地区主要国家纷纷渐趋稳定和追求繁荣的时候,似乎只剩朝鲜和台湾还有生存之忧(台湾的军事开支占GDP比重已从1988年的5.3%下降至2012年的2.3%,朝鲜方面则没有该方面的可靠数据)。
即便在苏联解体之后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1995年,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国家军费开支占GDP的平均比重也仅为2.5%。但是,军费比重的下降并未成为全球趋势,拉丁美洲国家的这一数字就在过去20年里上扬了2%。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中国。以2011年水平的美金计算,中国的军费开支从1989年的180亿剧增至2012年1570亿,上升幅度超过750%。令人惊奇的是,在同一时期,没有一个东亚或东南亚国家出现如此巨幅的增长。放眼邻国,由于受到和平宪法的约束,日本的军事开销仅从1988年的460亿美金上升至2012年的590亿美金,涨幅约为29%;同一时期,韩国的军费则从144亿美金涨至310亿美金,涨幅约合118%,或年均4.7%。
一些国家军事开支不大,是否因为背靠着美国的军事庇护?未必。2012年,与美国结盟国家的军事开支比重约为1.73%,几乎跟非结盟国家的数据相同。而且,如果说一些东亚国家受益于美国安全承诺的话,那么,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重返亚洲”的过程中,这些国家的军费也应当有所增长才是。可现实是,相关国家的军事开支比重在2000年降至2%以下之后,就再没有回升的表现。
文章称,中国周边国家都能轻易洞察中国的崛起和野心,也能轻易且迅速地出招制衡。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力、军力和外交影响力与日俱增。如果说中国的实力增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还不太明显的话,那在今天而言,中国毫无疑问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国。如果周边国家想要进行制衡的话,难道不是早该开始了吗?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上争端愈发激烈,对周边国家来说,中国似乎也越来越具侵略性。如果周边国家真的有所顾虑的话,将无可避免地增加军事开支,但在目前看来,它们似乎并不太担心。或许,这种担心本就毫无必要。(廖梓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