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美国在倾向以色列的同时,也与巴勒斯坦至少一半的领导层保持良好关系一样,中国既与以色列保持日益紧密的伙伴关系,也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发生冲突时,为二者提供持续帮助。 |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白宫草坪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但是好景不长,随后的刺杀行动和暴力冲突令巴以和平进程无限搁置。
当前,国际社会在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代表主要包括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四方。但这四方阵营已渐显疲态。实际上,俄罗斯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莫斯科与阿拉伯联盟存在长期的盟友关系。可是,这层关系也已渐生缝隙:因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长期支持,俄罗斯已在巴勒斯坦及阿盟面前逐渐失宠。
而中国恰恰可以作为替代俄罗斯的最佳选择。而且,中国还可以在多方面对美国构成补充。正如美国在倾向以色列的同时,也与巴勒斯坦至少一半的领导层保持良好关系一样,中国既与以色列保持日益紧密的伙伴关系,也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发生冲突时,为二者提供持续帮助。
早在毛泽东时期,中国就与巴勒斯坦方面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加入联合国不久之后便开设了驻巴勒斯坦的领事机构。即便在邓小平时期采取了更为温和的立场,中国依旧在联合国及其它层面坚持对巴勒斯坦提供外交援助。而中国也将阿巴斯下周的来访定义为国事访问,级别高于内塔尼亚胡。因此,在巴以问题上,中国对于巴勒斯坦的支持将对美国对于以色列的倾向形成良好的制衡。
进一步说,在中东进程上,美国一直不能良好处理与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及伊朗等主要力量的关系。受到美国法律的限制,奥巴马政府也无法与哈马斯或真主党进行直接接触,而且,即便奥巴马愿意,美国国会恐怕也不会突然转舵支持这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