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13日09:51|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中国情人节”不能完全被“甜蜜经济”所绑架。或者说,七夕节里的消费主题不能过于西方化。 |
近年来,七夕被冠以“中国情人节”之名,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重视”。七夕来临,商家抓住“情人节”商机,打出“甜蜜牌”,吸引情侣眼球,不少情侣也乐意对各类能表达爱意的商品埋单,选择只属于两个人的“七夕套餐”。
又到一年七夕节。以“七夕”的名义,和自己的爱人LOVER(包括妻子、情人、二奶、小三)来一次烛光晚餐,过一过二人世界,也就成了众多恋人每年秋天的必修课。可是,自从我们把“七夕”当成“中国情人节”以来,我们却奇怪地发现,在这个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节日里,却只有西式商品促销,鲜有中国元素可言。说它是“2月14日”的简单重复,并不为过。“中国情人节”,并非名副其实。
先前的节日,只为纪念,而无关消费;现在的节日,似乎只有消费而无关纪念。我国诸多传统节日,都是如此。历史上的“七夕”,便从来不是一个以消费和娱乐为主题的节日。可是,既然有“西方情人节”,为了证明国人并非不浪漫,过一过“中国情人节”,也不失为一个坏选择。再加上,“七夕节”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过一过“中国情人节”,也没什么不妥。尤其在这商品社会里,消费这事是你情我愿、愿打愿挨的事,站在更高的层面,以七夕节这个商机拉动经济,还有高尚的政治意义。
“中国情人节”变身“中国消费节”故然无错。可是,眼下的情况却是,“中国情人节”的消费品却完全是西式的——玫瑰、巧克力和西餐,想找点与国产、国粹沾边的东西简直太难了。其实,我国古代有农耕文明时代的爱情文化。七夕节至少有“绣荷包”、“抛绣球”、“种生求子”等方式,再加上许多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如江浙的“鹊桥会”、广东的“七娘会”——“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及过节形式不可谓不多,只是被我们忽视与冷落了。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里,恢复农耕文明时代的爱情文化有许多困难,但是,一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仍然需要尊重。正如日本流行穿和服、韩国流行穿朝鲜服一样,“中国情人节”需要服装等物件作为载体。只有这样,在七夕节谈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中国情人节”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冷门产业。据了解,日本人也有过七夕的风俗习惯,日本将牛郎织女的故事打造成产业,每年会有庆祝游行、祭拜活动,七夕节的各种文化活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吸引全世界的游客。相比之下,我们做的还差得远。连同被高丽人抢去的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丧失正在成为整个民族的悲哀。
“中国情人节”不能完全被“甜蜜经济”所绑架。或者说,七夕节里的消费主题不能过于西方化,否则,叫“中国情人节”便并不恰当。当下而言,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越来越少,守不住这些易流失的传统文化,也就无所谓文化传承。“中国情人节”不能只在西式背景下卿卿我我、你侬我侬,找一些民族风味,爱情可能会更加甜蜜。(济北南 投稿)
(责编:邹雅婷、牛宁)
致青春,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节,电影发行,电影公司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