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16日09:27|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开展“看一次病”换位体验,广东卫生厅官员耗时80分钟看病3分钟,感叹只有“看过”才知道“看病之难”竟然超出想象。 |
近期关于群众路线有两个惹人注目的案例:上级领导视察,哈尔滨出入境管理办事大厅半分钟内13个服务窗口全部开放,而半分钟前只有4个窗口办理业务;开展“看一次病”换位体验,广东卫生厅官员耗时80分钟看病3分钟,感叹只有“看过”才知道“看病之难”竟然超出想象。
权力是有惰性的,让官员下基层并不难,难的是有一套长久之计替代“微服私访”,让官员长期保有一颗为民的心。否则,就算官员到了基层一线,前簇后拥,走马观花,到头来可能看不到真问题、听不到真民意,反会被下级玩弄花样所骗。两个例子虽然水火两重天,却映射出权力本身同样的问题。
从6月18日开始部署至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开展了近两月,不仅日程安排上已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从活动开展情况看,也到了抓政策执行问题、抓活动落实问题的阶段。查摆问题的质量、成效,直接影响着后续活动的开展。“秒转作风”等现象让公众产生强烈担忧,如果不能查摆出真问题,群众路线就有沦为形式、走过场的危险。
以党委座谈为例,声称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却往往不敢以本色示人:本该当头棒喝,却变成搔痒打趣;本该直言了当,却换作春秋笔法;给别人提意见时不敢指名道姓,只会祭出“有的人”当挡箭牌;给自己找问题时又支支吾吾、含糊不清;大问题避而不谈,小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反倒被推上台面。
查摆问题时小打小闹、糊里糊涂,整改落实时难免也会是花样多于实效,甚至变生出“领导有病、干部吃药、群众买单”的结局。
听不到意见、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四风”问题并非小事,现实中到处有影子。比如县委书记不仅公款吃喝,还呵斥记者“你尽管报!”。比如,用警车撞人,车里领导竟然因怕热拒不下车救人。比如,群众路线活动通知里竟然明令员工给领导让出车位,以致网友戏谑“走群众路线,就是要让群众无路可走”。这些真问题,官员们可能看不见、觉察不到,可能讳疾忌医、积重难返。由此也可以看出,作风弊病,仅靠官员自身,仅靠“一把手”自觉,根本不可能走出权力难以自我监督的怪圈。
相比官员,公众却是心知肚明、胸有块垒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日前指出,坚持开门搞活动、开门听意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敞开大门、开门纳谏,才能听到真心话、找到真问题。
开门纳谏,关键是保障公众的监督权,放松对公众参与政治、表达诉求的限制,打消他们“投鼠忌器”的顾忌。已有许多地方开始着手,如浙江,公布监督电话让干部群众监督“酒局”“牌局”;如南京,出台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拦截向市领导反映问题的群众。
群众路线是从“问题”中走出来的,只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并落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执政党自身对此非常清楚,只不过一些官员仍处在执迷不悟之中。既然执政党大力开门纳谏,显现出容纳批评意见和异质言论的“雅量”,公众不妨也挥洒些能量,当一当执政党的“医师”。
(达仁,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邹雅婷、牛宁)
看病难,复牌,军工装备,总装,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