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26日08:19|来源:东方网|字号:
摘要:对于纯属臆想与编造出来的传闻,可定性为法律概念上的谣言,必须倒查源头,一查到底。大V们最喜欢用的传播方式就是“求证”,既达到了传播目的也避免了惹火烧身。 |
“秦火火”和“立二拆四”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后,网络造谣传谣现象引发社会的关注。有消息称,个别大V充当秦火火帮凶,已进入警方视线。昨天,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了重拳打击网络谣言,呼吁网络大V勿变“大谣”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反响。
这几天,被称为大V的网络名人成为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少文章建议大V们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大V作为拥有更大话语权的网民,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自律自重自省,主动承担更大社会责任,从而推动网络舆论生态改善、促进网络健康文明发展。这些从道德、社会责任层面的善意提醒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止于友情提醒,应对网络虚假信息甚至是谣言,政府层面必须主动而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达到标本兼治之效。
应该说,目前对于谣言一词还缺乏法律意义上的准确定义。一般而言,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编造杜撰出来的信息就是典型的谣言。但是,还有一些“非典型”的谣言常常被大V们传播。严格意义上说,在没有搞清楚事件真相之前,还不能称这类信息为“谣言”。姑且称为“传闻”。
这类传闻大致分五类:一是群体性事件传闻;二是突发性公共卫生、环境以及安全事件传闻;三是涉及公民权利的粗暴执法事件传闻;四是官员腐败事件传闻;五是涉及公共政策、公共利益与政府信息公开的事件传闻。这些传闻无一不关乎社会热点。如果说造谣者胡说八道是利令智昏,但他们瞅准了公众情绪这个卖点,并将谣言捆绑在热点事件的身上以哗众取宠,却是聪明的。这对于政府来说,是另一道考题。
应对这些传闻,时间就是公信力,时间就是“稳定剂”,时间就是“导航仪”,时间就是公信力。政府部门必须快速反应,官方信息要跑赢谣言与传闻。对于事出有因,但起因、过程、规模、进展等等存在误差的传闻不要匆忙定性为谣言,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事实的澄清。有多少事实告诉公众多少事实,阶段性的进展更要及时公布,以正视听。关键在于公开,一切都和盘托出,没有什么可猜想的,没有什么搞不清的,没有什么不可言的。
对于纯属臆想与编造出来的传闻,可定性为法律概念上的谣言,必须倒查源头,一查到底。大V们最喜欢用的传播方式就是“求证”,既达到了传播目的也避免了惹火烧身。对此,要区分是善意求证还是恶意制造谣言。对于善意求证的传闻,重点放在事实的甄别与真相的廓清上。对明知已经澄清的传闻,还要进行炒作传播,则予以警告。对无中生有、恶意制造谣言者,果断切断传播途径,依法严惩不贷。
官方信息要有“抢先”意识、“冲刺”意识、“第一时间”意识;要积极主动、应势而动,闻风即动;对于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不遮不掩、不盖不捂、不拖不缓,当机立断,公开透明;越快越好,越细越好。果如是,辅之以严格细化的惩罚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包括名人在内的网民发言行为,严密防范谣言传播,不给恶意炒作者留下任何后门,网络环境就能得到净化,就能期待长治久安。
(责编:牛宁)
乐视,药草,爱情悠悠药草香,腹黑,宅门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