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27日08:17|来源:中新网|字号:
摘要:这便是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座桥从小学时就开始走了。每个家长们都本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做着种种妥协。 |
中新网8月26日电 美国《侨报》日前刊载文章指出,减小学生负担,不能流于不留作业、不补课这样的表面,更应该从改变考试升学制度入手,从制度上保证学生不在被沉重的书包压得喘不过气。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大陆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集意见稿,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均衡编班、取消百分制、四年级前不举行统一考试、不推荐教辅材料、不得搞任何形式的补课、不举办“占坑班”等。
该意见稿虽引起关注,却并不让人感到新鲜,因为里面的内容基本是这些年教育部三令五申的种种举措的一个“大杂烩”。减少作业让舆论认为违背了教学规律,招来质疑。更让人发问,这些措施能落实么?
大陆小学生面临的培养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家长望子成龙而为其定制的特长培养以及升学压力。而所谓的升学压力实际上就是高考压力。小学中的分数和老师、领导意见决定着孩子能不能上一个好初中,只有上了好初中升入重点高中的几率才会更大,而升入重点高中意味着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就更大了,那意味着更光明的未来。
这便是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座桥从小学时就开始走了。每个家长们都本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做着种种妥协。
若无高考中的惨烈竞争和唯分数是从的选拔机制,则家长们根本无需在意小升初抉择时的艰难,不必把自己的孩子逼成复读机、写字机器,不必怕得罪老师和校领导而给孩子压上各种补习班和辅导书,更不必为了一些能带来择校特权的评奖去讨好老师、校领导、同学。
有人质疑,为何过去的学生们没有眼下这么大的压力?这需要反省教育产业化,大学生扩招之后大专、本科学历成为许多岗位的必须,推高了教育投入标准,孩子们能不“压力山大”么?
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小学生学习环境,还得从舆论呼吁多年的改革高考制度上入手。学校自主招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尝试。但与此同时,大学去行政化、停止教育产业化政策、良好的招生监督机制和新闻机构的调查等制度都应该跟上,否则改革难以铺开。
最后还得强调一句,教育改革更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大变革,打通教育之外的其他社会上升通道才是治本之策,让学生们真正拥有公平的选择权,那才是真正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钟海之)
(责编:牛宁)
花样年华,宋丹丹,余淳,林永健,妈妈的花样年华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