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吴俊:治理“吃低保”乱象不能止于清退

2013年08月27日11:18|来源:红网|字号:

摘要:要根治这一乱象,一方面,应继续坚持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制度、规定等顶层设计,堵塞政策漏洞,约束公权,真正确保阳光操作、公正公平。

  记者25日从海南省民政厅获悉:今年上半年,海南省在低保动态管理工作中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49万余人,清退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09万人。(8月26日《人民日报》)

  2万余人!数目之大让人触目惊心。然而,这一现象何止出现在海南?据媒体此前报道:2010年,湖北省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监察行动,20万不符合条件的人被清退;2011年河南省对沈丘县等5县农村低保进行专项检查,4.35万名低保户被取消;山西平遥县清退1354名低保对象……毫不忌讳地说,“吃低保”乱象涉及全国,不少城市成为了重灾区。

  低保,即国家对特别困难的社会群体给予的托底补助,属于社会救助的一种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特困家庭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体现得是党委和政府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和照顾。为了确保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国务院颁发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各省市也随之出台了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但是,在一些地方,原本不符合条件下的部分人,处心积虑,或是钻政策漏洞,或是投机取巧,或是暗中操作,让自己非法获利。这一行为,公然践踏政策规定,有悖社会公德,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大大降低政府公信力,必须严格惩处和整治。

  诚然,清退不符条件的低保对象,是破解低保乱象的一个方法和手段,但可以肯定得是,这仅仅是权宜之计,而非治本之策。对于“吃低保”乱象,各地政府采用集中整治和专项打击的方式,积极清理,但稍加梳理,就可发现各地如“铜川清退城市低保户1928人;贵阳清退不符低保条件人员近7000人;重庆清退百余低保户……”这样的报道年年不衰,但一直未见杜绝。

  不可否认,低保政策存在不健全、不合理等方面的漏洞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但是,近几年,各级政府在对不符合低保条件对象的处理,仅限于清退的层面,鲜有听闻“骗低保”人员受到严惩或有关工作人员被惩处、追责的案例。骗保风险少、获益不菲使得不少人无所顾忌,屡试不爽;而惩处不严、追责不力无形中放大了权利寻租的空间。当权力没有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当违规乱纪行为得不到严惩,当涉案人员不能受到党纪政纪追究,如此恶劣循环,于是,“吃低保”乱象继续不停上演。

  要根治这一乱象,一方面,应继续坚持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制度、规定等顶层设计,堵塞政策漏洞,约束公权,真正确保阳光操作、公正公平。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对“低保”对象的核查,严厉打击和惩处各种违规行为,全面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发现一起,惩处一起,真正做到以儆效尤。

  文/吴俊

(责编:吴杨、牛宁)

分享到:

运输部,PMI,投资增速,投资结构,交通信息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