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付克友:“在家上学”没那么多革命性意义

2013年08月27日13:28|来源:成都商报|字号:

摘要:8月2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主办了“学在民间:在家上学多元教育国际研讨会”。据悉,目前全国实践“在家上学”的孩子,约为2000人,主要在小学阶段;而活跃在各地的在家上学感兴趣群体规模约为1.8万人,他们通过网络等方式探讨、交流。

8月2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主办了“学在民间:在家上学多元教育国际研讨会”。据悉,目前全国实践“在家上学”的孩子,约为2000人,主要在小学阶段;而活跃在各地的在家上学感兴趣群体规模约为1.8万人,他们通过网络等方式探讨、交流。专家表示,在家上学在西方很普遍,在国内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推崇,这种在体制外的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和教育生长,最终会成为“改变体制内教育的重要实践”。

“校园学习太苦,学到的知识不一定有用”———家长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这种抱怨,成为在家上学现象的重要注脚。但是,在家上学现象,值不值得、会不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所推崇,以至于成为“改变体制内教育”的重要力量,却值得怀疑。事实上,对于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在家上学”恐怕构不成什么必然的威胁,而真正的教育制度改革也不可能通过在家上学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或者说,在家上学根本就承载不起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多革命性意义。

《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也强调“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在家上学似有违法嫌疑。姑且把法律的问题抛在一边,并相信父母能够充分保障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在家上学的选择也很难具有推广价值和普遍意义。

就现状来看,全国实践在家上学的孩子不过2000人,加上有这种意愿的所谓“在家上学群体”也未超过两万人,比起全国9000多万的在校小学生,不过就是沧海一粟,能产生多大影响?更关键的是,在家上学,并不是想象中的免费午餐,其对父母的经济基础、文化水平和时间精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这决定了在家上学不可能有多大的示范效应。实际上,教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相对而言,校园教育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在家上学还是在学校上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伪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有的教育制度没有问题,而是说改革需要针对教育制度本身,不可能通过从校园到家庭的场所转换来实现。毋庸讳言,现有的学校教育,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片面追求分数、想象力贫乏、学习负担过重等弊端,但在家上学未必就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甚至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比如:缺乏人际交流,产生心理障碍等。有媒体往往会举出几个成功的例子,来证明在家上学的好,进而反衬校园教育的坏,并没有多少说服力。本来,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教育并不排斥家庭教育。

那么,教育制度改革的路径何在?根本路径,就在于以更自由开放的办学,来丰富社会的教育资源,促进充分的竞争,由此提高整个社会校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给家长和孩子更多更好的选择。当然,这是一个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系统工程,绝非小学教育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在家上学的捷径可走。

(原标题:“在家上学”没那么多革命性意义)

(责编:宋胜男、牛宁)

分享到:

快件,私藏,快递员,手机,快递公司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