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28日09:38|来源:工人日报|字号:
摘要:一些商家将国产牛肉贴上洋标签,冒充神户牛肉出售给消费者,利润可达十几倍之多。 |
日本的神户牛肉一直以高档品著称,在国内的一些饭馆,100克神户牛肉售价往往过百元。不过,最近《钱江晚报》的一则新闻让曾经大快朵颐神户牛肉的饕餮之客们大跌眼镜:市面上的神户牛肉,没有一片是真的,因为自2001年日本爆发疯牛病以来,中国就不再从日本进口牛肉。国家质检总局今年7月25日发布的《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中,日本牛肉赫然在列。
据媒体报道,一些商家将国产牛肉冒充神户牛肉出售,利润可达十几倍之多,而神户牛肉特有的“雪花”则是通过将牛脂肪注入牛肉等方法制作出来的。
神户牛肉的乌龙事件,一方面的确是暴露出国内的一些消费者,在食品选购上存在“崇外”心理,商品上只要多了外文字符,加了“洋名称”就趋之若鹜。而一些不法商家也恰恰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将一些国产商品包装成外国货以渔利。超市里常常可以见到配料里有诸如“澳洲黄油”、“新西兰奶酪”等字样的商品,但为何这些原材料需要飘洋过海运来的产品售价还不及正规的国货,总不能大老远地运来东西却亏本销售吧?个中原因恐怕只有天知地知商家知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消费者之所以对国外食品青睐有加,甚至哪怕是原本销路不畅的国产食品,只要贴上洋标签、穿上“洋马甲”就能畅通无阻地高价畅销,是因为部分国产食品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还有一点,就是国产食品的品牌塑造能力和品牌营销方式仍然落后。
事实上,日本的神户牛肉、甚至比神户牛肉更高级的松阪牛肉,一直是享誉全球的牛肉品牌。但是,在明治维新以前,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日本人是几乎不吃牛肉的,直到明治维新后,才从上流阶层开始形成吃牛肉的饮食习惯。短短百余年的时间,从不吃牛肉、不养肉牛到能将自己的牛肉从质量和影响力入手,将其打造成国际品牌,即便被疯牛病所累依旧能在国人心中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其品牌效应可想而知。
其实,我国也有不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食品品牌。或质量品质不能坚守,或管理营销手段落后,许多国内知名食品,别说走出国门,走出省门都并非易事。以山西的老陈醋为例,目前全国食醋总产量约为300万吨,山西产量仅占到一成。为了能顶着“山西醋”的名牌赚钱,不少小企业也打出了“山西醋”的旗号,使得山西醋业的品牌效应大打折扣。
无独有偶,与山西陈醋情况类似的还有以蒜香著称的哈尔滨红肠。在哈尔滨市有60多家不同品牌的哈尔滨红肠生产企业,就连哈尔滨人都难以分清各个品牌之间的孰优孰劣、味道差别,更别说外地人如何认可。
正如山西醋和哈尔滨红肠一样,不少国内知名食品还停留在旧有的小作坊式、甚至“大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而“单打独斗”的市场竞争方式,以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目标追求的企业发展方式,制约了这些食品企业和食品本身的发展。
神户牛肉乌龙事件之后,国内的食品厂商不妨思考一下,对于尚未走出疯牛病阴霾的神户牛肉,即使是假肉都能让远隔大海的国内消费者掏空腰包,为何本土食品别说外销海外,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跨省”都尚且艰难呢?既然我们能用各种方式把别人的产品模仿得惟妙惟肖,那为何却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呢?
食品工业,究其根本质量品质是品牌的生命,企业要想有长久生命力,品质保证是关键。国货当自强,需要自强的不仅仅是营销和品牌,还要有过硬的品质。
(责编:浩轩、牛宁)
进口,浙江遂昌,支付宝,农村基层,农村居民,新农村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