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马涤明:“官员财产抽查”条款为何删掉了

2013年08月29日08:31|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事实上,今年年初,中纪委就提出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开展抽查核实,并在研究全国层面的抽查方案。

  ■ 马上评论

  对官员个人申报财产的抽查,正是预防犯罪不可或缺的机制,应在立法中得到更多体现和保障。而今,该条款又被删去,广州方面立法的保守,让人不免有些失望,也令人有些不解。

  “监察部门应当定期对个人申报的财产以及重大事项情况进行抽查。”4月,广州决定对“预防职务犯罪”进行立法,草案中的该项条款曾引发广泛关注。不过,据报道,近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的修改建议稿中,该条款被删除。

  相关人士解释称,“每个法都有其特定范围,对‘官员财产公示’、‘裸官’等问题,可能要由公务员法来规定,指望我们这样一个法来解决所有问题,可能比较难。”但窃以为,它说服力仍显欠缺:其一,抽查与申报在概念上一脉相承,公务员法也没有申报财产的规定,但财产申报已运作多时,为什么到了抽查问题上就要公务员法“授权”呢?其二,调查财产情况是确保申报真实的必要手段,没有抽查,难以对不实申报形成约束,甚至申报会流于形式,对瞒报缺乏震慑力。

  修改建议稿还规定,不实申报将暂停职务。可删掉了抽查条款,拿什么去发现“不实申报”呢?难不成,要靠意外反腐或反贪立案调查?“预防职务犯罪”立法草案中,对“财产抽查”写了又删,委实有些瞻前顾后。

  事实上,今年年初,中纪委就提出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开展抽查核实,并在研究全国层面的抽查方案。目前,广东、上海等地已经着手进行抽查试点工作,抽查的覆盖比例约为15%至20%。如何将财产抽查制度化,避免其成为临时性举措,也亟须在法律层面理清关系。

  正因如此,今年4月,广州拟在“预防职务犯罪”立法中设立“监察部门应当定期对个人申报的财产以及重大事项情况进行抽查”的条款时,备受舆论期待。对官员个人申报财产的抽查,正是预防犯罪不可或缺的机制,应在立法中得到更多体现和保障。而今,该条款又被删去,广州方面立法的保守,让人不免有些失望,也令人有些不解。

  □马涤明(职员)

(责编:吴杨)

分享到:

寒冬,劳务税,外贸出口,出口退税制度,外贸企业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