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蒋杏:“先否后肯”的官方辟谣何时休?

2013年08月30日09:41|来源:红网|字号:

摘要:由于信息不对称,官方提供的权威信息远远满足不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公众只能靠各种小道消息去填充信息的空缺,为“民谣”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危害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一些官方“先否后肯”的怪现象,希望能引起一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重视。(8月29日《新京报》)

  从常识分析,当人遇到攻击时,首选的是自保。作为单位来说,遇到负面消息,也会在第一时间维护单位形象,本无可厚非。然而,少数单位根本没有经过考证就急于否认,又或是“护主心切”,紧急出来“辟谣”,结果到最后,“谣言”变成了事实,自打耳光,变成了群众口中的“官谣”。

  笔者认为,作为掌握着公权力的部门,言行不仅仅只代表单位形象,更代表着政府形象。公共部门不应为个人违法违规行为承担责任,而现在单位代表个人来辟谣的趋势日渐增多,如果不经查实,一味否认事实,等到真相大白之时会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危害巨大。

  还有一种官方辟谣,如对某件事答复“完全没有依据”,虽然义正言辞,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官方提供的权威信息远远满足不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公众只能靠各种小道消息去填充信息的空缺,为“民谣”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危害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笔者认为,官方辟谣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以下几点尤为重要。第一,及时的回复。进入互联网社会尤其是微博社会后,信息呈几何型传播,如果官方回复速度较慢,等到谣言四起之时,官方辟谣就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服。第二,诚恳的态度。官方在面对谣言时,态度应诚恳而谦逊,不能有“舍我其谁”的“霸气”。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后,著名的高铁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第三,规范的程序。官方回应社会舆论之初,此时事情尚未调查,真相尚不清楚,不能盲目“发声”,急于否认。可在第一时间回应:“网上的信息已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事情正在调查中,如有进展将及时通报,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监督”,表态后再进行调查核实,跟进发布最新消息,有理、有节平复公众质疑,维护政府形象。第四,详实的信息。在调查了解到事情真相后,要用详实的文字、准确的数据及时对外发布信息,赢得公众认可,让谣言无生存之地。

  公共部门用准确严谨的方式辟谣言、正视听,以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公信、得民心,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展现。

  文/蒋杏

(责编:吴杨)

分享到:

谣言 官方 先否后肯 民谣 新京报 进入互联网 重大交通事故 执政为民 群众路线 微博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