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刘雪松:“官谣”一旦成风 “谣翻中国”便不只是笑话

2013年08月30日13:32|来源:钱江晚报|字号:

摘要:如果说以网络为犯罪空间的“民谣”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那么“官谣”的危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华社以刘铁男实名举报之后,能源局曾称“污蔑”等四个典型事件为例,对“先否后肯”的“官谣”现象,提出了中肯的警示。这在官方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制造与传播的背景下,给网民留下了“一碗水端平”的信心与期待。

  如果说以网络为犯罪空间的“民谣”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那么“官谣”的危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官谣”借助的不仅是网络,更有着公权支撑的权力机构新闻发布会这样的特殊平台。因此,秦火火之流网络小丑嘴里的“谣翻中国”,顶多是一种狂妄与无知,而“官谣”一旦成风,“谣翻中国”就可能不会仅仅是个笑话。

  “官谣”屡见不鲜,已经远远超出了官员个人逃避问责的一般谎言,而是对事实真相的蓄意掩盖,对公权公信的恶意扭曲。

  此次官媒直指“官谣”忽悠民众,这在舆论监督上,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官谣”之害,绝不能停留在“正人先正己”的一般性作风要求上,应该上升到法治的高度,施以重罪重治。

  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官谣”的制造与发布者,像秦火火们的“民谣”一样,有人为之付出犯罪的成本。这也是此次打击网络谣言留给社会的缺憾。净化网络势在必行,但净化官方合法化的虚假信息,更应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法治工程来看待,做到苍蝇老虎一起打,官谣民谣一起治。既要打击官谣的发布者,更要打击授意者。既要问责,更要治罪。

  民众对“官谣”的深恶痛绝,正是因为“官谣”背后的权力色彩。“官谣”不仅表现在应对举报等事件上的罔顾事实,还表现在将“辟谣”本身当作了造谣的过程,并附加着权力的恐吓与野蛮。

  刘铁男被举报之后,国家能源局官方不仅对外定性举报者是“纯属污蔑造谣”,还用恐吓的腔调宣称,“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这种恶劣的“官谣”,损害的已经不仅仅是事后证实犯罪的刘铁男本人以及新闻发布官员的个人形象,更是国家机关、国家机器的公信力。因此,给“官谣”治罪,不仅是公平公正的需要,更是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党纪国法的迫切需要。

  根除“民谣”,也要重治“官谣”。将“官谣”的制造与传播者绳之以法,整治“民谣”才能得到更多民众的拥护与支持。打铁还需自身硬。

    (原标题:“官谣”一旦成风,“谣翻中国”便不只是笑话)

(责编:浩轩)

分享到:

官谣,官谣 苍蝇老虎 民谣 谣翻中国 笑话 刘铁男 发布者 党纪国法 报案 能源局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