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汤嘉琛:夺命液氨源自可怕的安监漏洞

2013年09月02日07:14|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上海液氨泄露事故,用血的代价为安全生产再鸣警钟。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也应重申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要实现生产安全,仅有企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外部约束。

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20余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上海市安监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这起事故展开调查。据伤者讲述,他们并不知道加工厂需要氨气制冷,公司在他们入职后也没做过任何消防方面的培训,更别说对液氨知识的介绍。

令人痛心扼腕的事故,竟然再次成为人们知晓某种化工产品的媒介,这样的现实让人叹息。液氨是用于杀菌和制冷的常用化工原料,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的发生率较高。普通人不懂这些知识也许不奇怪,因为他们平时与液氨打交道的机会几乎为零。然而,如果使用液氨的企业工作人员对此毫不知情,无疑会为悲剧事故埋下伏笔。

诸如上海液氨泄露事故之类的案例,充分说明一些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一次次血的教训,反复论证着一个基本常识:没有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不将规范操作、紧急避险知识贯穿到每个生产细节中和每个员工身上,迟早有一天会付出惨痛代价——不仅有人身安全、经济利益层面的直接损失,更造成社会效益层面的深远危害。

检索媒体报道,可以发现很多“液氨不安”的案例。比如,今年6月,吉林一禽业公司发生的液氨泄漏爆炸,就曾导致100多人遇难。液氨泄漏或爆炸事故频发,固然与液氨本身的化学属性相关,但更直接的责任却在于生产者和监管者。

使用液氨的生产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特殊性,以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制度防范安全生产隐患。最底线的要求是,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举行大型的火灾演习和紧急疏散方案;其次,企业要有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及时检修和更新设备;此外,制定人性化的倒班制度,也有助于防范事故的发生。

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也应重申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要实现生产安全,仅有企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外部约束。监管部门对公共安全负有义务,理应通过常规监管和不定期抽查,为生产企业念念紧箍咒,为企业员工筑牢安全防护网。如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因存在利益勾兑关系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现事故的概率必将大幅提升。人命关天,监管如不严密,与草菅人命何异?!

上海液氨泄露事故,用血的代价为安全生产再鸣警钟。接下来,要在彻查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既要追究涉事企业的管理责任,又要评估监管部门是否有渎职失职责任。同时,那些安全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种的从业者,也要有更多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意识,敦促企业和监管部门保障自己的安全。

(汤嘉琛,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牛宁)

分享到:

液氮泄露 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 夜班 倒班制度 爆炸事故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