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寒竹:媒体应尽力构造真实社会图景

2013年09月02日07:24|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摘要:世界各大媒体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报道方式,这就是以某地区、某时段的某个事件作为构造图景的支点,然后在这个具体的支点上给受众构造出一幅看似完整的社会图景。

现代公众关于社会现实的图景基本由三种方式构成。一种是个人根据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感受构造出的社会图景;一种是学术界通过严格程序的科学抽样调查给社会提供的社会图景;再一个是大众媒体给社会提供的社会图景。这三种不同图景虽然有时会重合,但很多时候并不兼容,甚至会相互冲突。

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直观感受因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景有很大局限性。但是,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直观感受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对人世界感观的形成具有最强烈的刺激作用。所以,尽管个人的直观感受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却决定着个人对其他方式形成的社会图景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取舍。

相对说来,科学抽样调查提供的社会图景最为完整。由于科学调查的涵盖面最广,形成社会图景的程序最严格,所以,科学抽样调查提供的社会图景相对更接近于现实社会。但由于科学提供的社会图景在形式上比较抽象枯燥,对普通大众的世界感观难以形成强烈的刺激,所以尽管最完整,但其现实影响却可能不及个人感观和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提供的社会图景并非最全面,也并非最直观,但在现实中的影响却最大。大众媒体的力量在于它既突破了个人直观感受在时空上的局限性,又比科学提供的社会图景更加形象具体,更加通俗易懂。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众媒体提供的社会图景越来越居于主流地位。

但全世界媒体都有一个通病,这就是常常习惯以个别事例来给受众构造现实的社会图景。世界各大媒体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报道方式,这就是以某地区、某时段的某个事件作为构造图景的支点,然后在这个具体的支点上给受众构造出一幅看似完整的社会图景。一些媒体根据中国的几个社会冲突和体制弊端,把中国想象为正处于革命前夜;也有一些媒体根据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破败和高企不下的失业率构造出一个行将崩溃的美国图景。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复杂多面的大国,仅仅根据某一个或几个侧面就构造出一个完整的社会图景,这跟真实的现实相差实在太远。

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是媒体在给公众提供社会图景、构建公众的社会心理、决定和引导民意走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大众媒体看成类似于公权力的“第四权力”。因此,大众媒体对社会图景的构造应该尽可能地跟科学抽样调查相结合,在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事件报道中,大众媒体如果能同时介绍专业民意机构对该问题的社会调查、分析和解读,这就为公众提供一个更接近社会真实的图景。一般说来,大众媒体对科学的抽样调查的倚重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媒体的成熟程度和社会的成熟程度。

一个成熟社会的媒体给公众提供的社会图景应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微观和宏观的统一。希望中国媒体能更好促进中国的转型和发展。▲(作者是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图景 社会冲突 大众媒体 社会现实 受众 社会事件 体制弊端 兼容 民意机构 现实影响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