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水超:亟需遏制偏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

2013年09月04日00:45|来源:红网|字号:

摘要: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不可否认,城镇化进程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9月3日《人民日报》)

在当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建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部经济环境长期低迷,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和方向的状况下,城镇化建设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也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适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我们更应看到,城市建设事关重大,必须慎重对待、科学谋划。新城新区建不建、怎么建、建多大,需要求真务实、尊重规律、倾听民意,才能把城市建好,把好事办好。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建“新区”,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的做法,既脱离地方实际,又违背客观规律,更无视百姓呼声。在没有合理动态需求与缺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就匆匆拍板,不管财力现状盲目扩张,投入不厌其多、标准不厌其高、速度不厌其快。表面上热火朝天,却暗藏不测之忧,带来无穷后患。从既没有足够的人口聚集效应,也没有交通枢纽或者产业的支撑到建设滞后的公共设施,从巨大的资源浪费到沉重的债务负担,偏离以人为本道路简单的圈地、盖楼、“造城”的城镇化建设早已与城市发展初衷背道而驰,陷入有投入无产出、有投资无效益、有冲力无后劲的困境。

城镇化建设要将其放在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发展视野中来谋划。弄清城镇化的问题核心是改革,而不是投资。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从粗放扩张型发展向资源集约型发展转变,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其盲目造新城,不如把现有的城市变得更好,与产业规划相结合,综合考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努力提高现有城市的质量和承载能力,增加其规模效应。

遏制偏离以人为本的新城建设,首先要有透明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让土地资源的开发受到监督。其次,要改变官员提拔时以GDP为主要考核目标的问题,政府的绩效应成为考核的核心。此外,要提高官员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选择、监控和管理项目的能力。

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少人多、城乡区域差异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推进城镇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路子必须走正,不然就会犯历史性错误。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做得好的要总结推广,对有问题的要及时加强引导,对偏离人道的做法要坚决遏制。

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战略的核心,走以人为本的的城镇化道路,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打破现有体制的约束,转变发展方式和观念,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城镇化建设持续健康推进,实现社会安定和民众幸福。

(责编:张婷)

分享到:

城镇,城镇化建设,新城,城镇化进程,城镇化道路,新区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