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武伯欣:男童被挖眼案,犯罪动机是什么

2013年09月06日02:39|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挖眼案虽是极端个案,但查清凶手的犯罪动机,或许能发现一些普遍的矛盾,对社会治安防控更有警示意义。

挖眼案虽是极端个案,但查清凶手的犯罪动机,或许能发现一些普遍的矛盾,对社会治安防控更有警示意义。

山西临汾市汾西县“8·24”伤害儿童案已于3日告破,犯罪嫌疑人确定为已经跳井自杀的受害男童郭某的伯母张会英。关键证据是:在犯罪嫌疑人张会英的衣服上,多处检验出受害男童郭某的血迹,同时从这件衣服上,检验出张会英的DNA。

自警方公布犯罪嫌疑人以来,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想不通为什么亲人之间会下此毒手,尤其是在嫌疑人已经跳井身亡,其犯罪动机至今不明的情况下。的确,警方当前披露的信息,除了那件血衣之外,没有很确凿的信息,可供人们分析判断。民众的一些疑虑可以理解,当地警方也有必要逐步公布调查状况,让人们看清案件的来龙去脉。

现实中,很多犯罪动机,确实是很难一眼看穿的。犯罪的攻击行为可分为几种类型,包括直接攻击、转向攻击、替代攻击、扩大攻击等。直接攻击外人很容易看明白,就是针对性很强的一对一,你得罪了我,我就要报复你。其他类型,相对来说就比较隐蔽。如这位伯母确为凶手,我判断这就属于转向攻击类型,她把对别人的不满,转向到了孩子身上。但她内心真正攻击的对象究竟是谁,原因是什么,目前尚未看到很清晰的材料公布。

从挖眼这种残忍的行为看,凶嫌的心理弹性很小。也就是说,其心里积压的强烈情绪已经难以排解,必须要通过这样的犯罪才能发泄。造成这种强烈情绪的内驱力、外界诱因是什么,是一些近期因素还是远期因素,是浅层因素还是深层因素?这都需要警方通过调查,尽快揭开。

一般来说,犯罪之前都会有各种先兆。比如,犯罪嫌疑人有没有和什么人争吵过,有没有什么言行失常之处?此前有报道说,受害人一家2006年就从农村搬到县城,与犯罪嫌疑人来往不多。既然交集不多,那可能引发冲突的矛盾或许不难查找。曾有分析说,可能是两家因赡养老人起了矛盾,后来却遭男童父亲否定。但这挖眼之举,不可能无缘无故,一定还有未被发现的蛛丝马迹。

也有一些报道,提到嫌疑人受惊后容易“胡言乱语,神神鬼鬼”,且得过癫痫等,有人推测嫌疑人会否在处于精神疾病的情形下作案?但从嫌疑人隐藏证据、没有参与抢救孩子、回答警察笔录很清醒等迹象来看,和一般精神疾病作案存在差异。

此外,犯罪的工具到底是什么?曾有报道说是“用树枝行凶”,但警方已披露信息中,并未提到这一点。还有,犯罪现场是不是单人作案?这些关键的信息,都有助于人们看清案件的真相,分析作案人的动机,希望警方后续能有更具体的回应。

一般而言,利益往往是引发各种激烈冲突的导火索,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挖眼案虽是极端个案,但查清凶手的犯罪动机,或许能发现一些普遍的矛盾,对社会治安防控更有警示意义。

武伯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责编:张婷)

分享到:

挖眼,犯罪动机,挖眼,犯罪嫌疑人,武伯欣,警方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