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7日09:05|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今日一则新闻引起社会热议,一位父亲声称读大学无用,阻挠女儿上大学,不为其提供学费支持。这位父亲现身说法:自己小学文化程度,却挣得比大学生多,大学教育是“入不敷出”的投资。将近开学,女孩却还在为学费的问题发愁。 |
今日一则新闻引起社会热议,一位父亲声称读大学无用,阻挠女儿上大学,不为其提供学费支持。这位父亲现身说法:自己小学文化程度,却挣得比大学生多,大学教育是“入不敷出”的投资。将近开学,女孩却还在为学费的问题发愁。
这位精打细算的父亲并不缺钱,然而“读书无用论”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女孩的大学之路受到阻碍。一方面,社会上确实存在不用读大学也能有很高收入的人,但都有着特殊的因素,比如有超人的经济头脑抓住了商机,或者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大学教育也并非单纯是的为以后谋取更多的薪水,它更是积攒“资本”的过程: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结交良师益友等。家长本该站在更高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大学教育。
然而从新闻里也不能完全责备这位父亲,不论他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但从客观上看他并不违法。因为女孩已满18岁,属于独立的成年人,父母可以不为其继续支付费用。在一些西方国家孩子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和申请贷款来交付学费,然而她的家庭状况并不贫困,不属于能申请助学贷款的条件。如此看来,“读书无用论”或许并不是堵住女孩大学梦的原因。
18岁在法律上已经独立,但在经济方面却无法达到,这就是一个“18岁怪圈”的问题,不能真正独立于家庭之外,缺乏真正的社会权利。这样的问题也并非个例,对这种现象,社会救济是否应该伸出援手?将经济不独立的未成年人纳入救济范围,为其梦想的实现保驾护航。政府应完善相关的贷款政策,扩大助学贷款条件的范围。同时还应加大监管,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政策的空子,谋取暴利,不劳而获。
父亲阻挠女儿上大学的新闻并不悲情,从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一些家长非传统的观念,也给政府、学校和社会一个反思的机会。家长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大学教育,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金融机构、社会机构将政策落实到位,完成社会救济,共助学子完成梦想;同时学校也应作出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就业对接,既使学生受益,也令加家长放心。 (王梦颖 投稿)
(责编:宋胜男)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