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7日02:39|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其实,遏制月饼变身“办公用品”这样的公款消费乱象,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奖鼓励民众举报。试想一下,如果税务部门规定,商家把月饼开成“办公用品”,民众举报可获和发票金额同样数额的奖励,有谁还敢乱开发票? |
中秋临近,新京报记者走访多家商场、酒店发现,不管是购买“金银月饼”还是“平价月饼”,为了给顾客提供“报销便利”,多家商店都可给消费者提供“办公用品”发票。
月饼变“办公用品”,显然是为报销方便,通过这种方式买月饼的人,多是公款消费。现实中,对于这种公款消费找各种名目开发票的行为,人们几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这种事情长期得不到查处?这反映出税务部门的查处不力,当然,由于这种做法很普遍和分散,查处起来确有一定难度,但至少,不定期地做一些抽查暗访,这应该不难做到吧,这种抽查暗访要是形成制度,对那些违规的商家来说,同样有很大威慑力。
其实,遏制月饼变身“办公用品”这样的公款消费乱象,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奖鼓励民众举报。试想一下,如果税务部门规定,商家把月饼开成“办公用品”,民众举报可获和发票金额同样数额的奖励,有谁还敢乱开发票?
(责编:宋胜男)
办公用品,变身,举报者,开成,乱象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