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孙明:送礼不应成为教师节的“黄金搭档”

2013年09月09日00:03|来源:红网|字号: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家长的“礼尚往来”有三种心理:一是,以金钱赎买的方式让孩子跑快点,家长认为送给教师越贵重的礼物,孩子就会被特殊照顾和重视。二是,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下,甘愿为孩子铺好老师这条路,使孩子不被冷落和边缘化。

日前,上海某知名连锁超市售卖教师节购物卡,被指变相提醒给老师送礼。没多久,打着“教师节”名义的虚拟购物卡在各大电商网站上公开售卖。对此,不少学生家长表示,教师节一年就一次,也是向老师表达心意的最佳机会。别人送我不送,总是担心自家孩子吃亏。(9月8日《华西都市报》)

按理说,教师节给老师送一份礼物,表示谢意本也无可厚非。可如今教师节俨然变成家长的“公关节”,为了让孩子受到老师青睐,不惜重金来讨好老师,送礼已成为教师节的潜规则,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家长的“礼尚往来”有三种心理:一是,以金钱赎买的方式让孩子跑快点,家长认为送给教师越贵重的礼物,孩子就会被特殊照顾和重视。二是,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下,甘愿为孩子铺好老师这条路,使孩子不被冷落和边缘化。而且教师节送礼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这些随大流送礼的家长即使不求特殊照顾,但也担心教师厚此薄彼,自己孩子被穿小鞋。三是,家长竞相送礼怕孩子吃亏的心理,其实表现出对教师的不信任和对孩子的不自信,而且不可否认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见钱眼开的教师。

毋庸置疑,当送礼成为教师节的“黄金搭档”,成为家长用钱为孩子铺路的手段,已经深深伤害师生关系和教育公平。

首先,家长在盲目攀比中更倾向于送价值不菲的礼物,即使经济上有点吃不消,也不得不送,这无形中加大了负担。而家长的“好意”,有时也使教师有点为难,太贵的礼品不敢收,最后盛情难却不得不收,这就使教师陷入尴尬境地,甚至背上沉重精神负担。

其次,家长的“礼尚往来”,会使孩子认为与教师的良好关系依赖于以物质刺激的维系。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与教师单纯的师生关系变味,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怀疑否定的负面情绪。教师在接过礼物的那一刻,师道尊严也受到了挑战。

最后,教师节在家长送礼、教师收礼的循环往复中不仅沾染上了铜臭气,被人所诟病,而且也背离了教师节的初衷。

其实,家长和教师可以有人情往来,双方携手对学生有很多好处。我不反对给教师送礼物,但没必要动辄购物卡、IPAD等重礼,作为一名教师,更看重的其实是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例如,如今教育主管部门推广组建家长委员会,平时可以监督教师工作,教师节可以集中送给教师带有奖励色彩的礼物,每个家长只需承担很小的一部分,学生又不需要见证和参与送礼,教师也得到尊重和理解,实在是三全其美的明智之举。

原标题:送礼不应成为教师节的“黄金搭档”

(责编:宋胜男、姚丽娜)

分享到:

教师节,黄金搭档,教育公平,家长委员会,华西都市报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