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何辉:媒体莫忘了监督的最初动机

2013年09月09日14:12|来源:《南风窗》杂志|字号:

摘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媒体决不能让经济利益左右自己的客观判断,决不能让哗众取宠的心态败坏严肃的职业精神。

近日,以严肃客观而闻名的《南风窗》杂志就一篇不实报道(该报道将一句私下的吹牛话当成事实)进行了公开道歉,但此道歉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人们不禁会问,现代媒体在报道中追求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南风窗》的道歉行为值得肯定,但这一事件的发生,确实值得媒体与社会深思。

如今,只要人们翻开报纸与杂志、打开网页与电视,涌入眼帘的是大量耸人听闻的负面事件以及各种真假难辨的花边新闻。这是因为,“娱乐”作为大众文化的功能之一和媒体现代性原则之一与市场逻辑相结合,很大程度上使媒体难以公允地报道世界的全面图景。在这种冲击下,许多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急切地捕捉灾难、事故、冲突、丑闻以及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它们比起那些正面的内容来说,更能刺激人们的感官,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有时还迎合人们对公正的诉求。

就媒体挖丑闻挖腐败而言,客观地说,这是媒体社会监督职能的发挥,具有积极意义。但问题在于,有些媒体在热衷挖掘丑闻和腐败事件的时候,忘记了媒体发挥社会监督职能的最初动机是为了促进社会改良,从而不知不觉让途径替代了目的,将丑闻、腐败事件本身奉为吸引观众眼球的圭臬。这样一来,它们往往对正面内容视而不见,甚至在听到风传的丑闻或腐败事件后不做核实、不深入采访,便捕风捉影加以报道,或一见其他媒体发表耸人听闻的新闻,便不辨真伪地加以转载。

现代新闻媒体的职能包括社会整体环境的监测、社会监督、舆论引导和教育服务等多个方面。媒体在报道各种事件的时候,不应只注重社会监督,更不能以社会监督为借口而哗众取宠,或为谋取经济利益而不惜刻意夸大渲染社会负面新闻。心理学早已提醒过,人对于他者行为会进行模仿和学习。如果媒体每时每刻报道的都是负面事件,那么无处不在的消极负面的媒体内容诱发类似的模仿行为恐怕多多少少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追求对公众情绪的刺激,就无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市场中活下来。殊不知,如果所有媒体都抱着这种价值观,那么媒体所摧毁的,恐怕不仅包括媒体自身的理性,而且还包括人类对光明、健康生活的希望。

客观、真实、公允的报道,是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媒体决不能让经济利益左右自己的客观判断,决不能让哗众取宠的心态败坏严肃的职业精神。在认知调查、严肃思考之后的报道失误,是可以被理解的;由于职业操守的丧失而犯的错误,是不可被纵容的。

(作者:何辉 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副所长)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何辉,媒体竞争,媒体社会,媒体内容,监督职能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