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6日07:50|来源:中国青年网|字号:
摘要:这种动辄拿贬低环卫工人来“教育”孩子的做法,不仅是地地道道的损人不利己,且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道德灾难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实不足取。 |
微博@沙间石:车站遇到一熊孩子,大哭大闹不想去上学,妈妈气急,指着旁边的环卫工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9月15日武汉晚报)
其实,不止是这一位家长若此,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把“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去扫马路”作为口头禅,并以此“激励”、“引导”孩子好好学习,才不至于长大后“沦为”像环卫工一样的人。
不过,这也不能怪家长,在现实语境中,如果没有“拼爹”的本钱,做家长的也只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加上整个社会都崇尚“读书改变命运”,毫无背景的家庭自然要把“好好学习”当作改变孩子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把环卫工当作对孩子进行“励志教育”的“反面教材”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此,人们往往指责家长素质低,以为贬低的虽是环卫工,受伤的亦是环卫工,而矮化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励志教育”最大的害处却在于污染孩子的心灵。
做家长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这无可厚非,可采取激将法,通过诋毁、贬低环卫工人来教育孩子,就会严重扭曲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扼杀孩子的同情心,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我们写什么、画什么,上面就留存什么印迹,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贬低、看不起环卫工人,就会让孩子形成相同的观念,养成不尊重环卫工、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的行为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始终以羞辱环卫工人为乐事、始终看不起环卫工人,盖因与这种“励志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吧,而环卫工人的待遇始终难以提高,环卫工人的命运始终难以改变,恐怕也与环卫工“只配”这样、“只配”那样的社会“潜意识”不无关系。
对家长而言,孩子的学习、前途固然重要,但孩子的人格品行更重要,试想一个连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的孩子,一个都不知道尊重他人劳动的人,又怎么会有爱心,事事替别人着想?又怎么能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在社会、单位和别人和睦相处呢?又怎能成大器,为实现自己人生的追求而不懈努力和奋斗?现在的孩子身上有太多的毛病,比如自私自利、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热衷“啃老”、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等,其实都是这种“励志教育”造成的“后遗症”。更重要的是,这种贬低环卫工的“励志教育”还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择业观,和环卫工差不多的工作,或比环卫工好不了多少的工作坚决不干,而一心向往跻身公务员的行列中或是成为高薪白领一族,这种骨子里瞧不起普通劳动者职业的心态好观念无疑是“只配扫大街”的歪论在作祟,也是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一句话,这种动辄拿贬低环卫工人来“教育”孩子的做法,不仅是地地道道的损人不利己,且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道德灾难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实不足取。 (李世荣)
(责编:邹雅婷)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