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人民日报:下延产业链是“越冬”之路吗?

2013年09月16日08:0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摘要:近两年,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域日子并不好过。曾经靠国外市场支撑的光伏产业已经苦苦挣扎多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走进春天。

近两年,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域日子并不好过。曾经靠国外市场支撑的光伏产业已经苦苦挣扎多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走进春天;风电设备制造业随着国内风电建设速度的放缓,似乎也已经嗅到了“冬”的气息,一些龙头企业甚至出现巨额亏损。

为了摆脱困境,一些企业开始盯向下游产业。既然设备不好卖,何不自己建设电站甚至干脆自己运营电站?问题是,这种希望靠向下延伸产业链的做法真的会是救命稻草,会帮助企业“越冬”吗?

当前,风电设备和光伏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产能过剩。自己建设电站或许能够快速消化一些产能,但这对于严重的过剩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以光伏设备企业为例,大企业每年的产能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千瓦,如果靠自己去建电站消纳,那要建多少座光伏电站才够?你建设的过来吗?

其次,设备制造和电站运营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专业性都很强。比如传统的火电领域,生产发电机的企业就未必能建设运营好一座火电厂。道理很简单,你在汽轮机制造技术上很专业,但是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好火电厂可能就是外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几乎所有领域,发展趋势都是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道理。术业有专攻,社会效率才更高、成本才最低。

下延产业链的更大风险还在于资金链。设备制造和电站运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某种意义上讲,制造业是靠卖设备做短线、赚快钱;而作为基础设施的发电厂是在大资金、大投入基础上做长线、赚慢钱。设备制造业要过得好,关键是资金周转速度。即靠快速卖了设备拿回钱扩大再生产。一旦资金被占压,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危险了。而自己建设电站的风险在于,这一模式是自己的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并没有真正周转起来。因此资金的回笼速度会降低。

当然,建设的电站若是能卖掉,那还只是资金回笼周期延长了一个电站建设周期的问题。如果卖不掉而不得不自己变成电站运营商,那么资金回笼周期可能一下子要延长到十几年,这对于目前资金并不宽裕,主要靠向银行借贷维持再生产的制造业会是致命的。因为,你的资金由于变成了“体内循环”,要靠每年收电费回笼,用句股市的话那就是“炒股炒成了股东”,你资金被套牢了。

制造企业下延产业链或许作为个别示范性项目尚可一试,但若以此来消化过剩的产能,恐怕就不仅是缘木求鱼,搞不好会是饮鸩止渴,让企业陷入更大的困境。

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要想走出“冬天”,力量还是要使在提升核心技术、降低制造成本和努力开拓市场上。一句话,只有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在专业化社会分工中参与大循环,那才是正道。

(责编:张婷)

分享到:

产业,风电设备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东莞理工城市学院要求新生签“生死状”

璩美凤再谈“性爱光盘”:不怕子孙看到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