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吴楚克:民族研究仍未摆脱“苏联模式”

2013年09月17日07:21|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脱离实际的情况严重,特别是民族理论研究需要认真反思。民族基本理论研究难觅创新成果,几乎没有新近的有份量的个人专著。相比较,大量的民族地区调研成果,是为各级政府提供对策性智力和信息支持。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地区对策性调研相互分离,造成民族理论研究与民族实践活动脱节的现象。

民族地区和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往往以“长官”意志为先,缺少独立的科学研究人格。与此同时,一些年青学者干脆另辟蹊径,用西方人类学、民族学话语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至于是否适合中国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就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出现了一种“小圈子”式的所谓学术沙龙。

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领域形成理论权威和领导权威合二为一的特点,阻隔了创新突破的勇气和路径,加上民族理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实现其理论创新和突破就更加困难。

近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扶持民族理论和问题研究的人才和机构,政府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也前所未有,但民族问题和矛盾似乎越来越复杂尖锐。有人用“发展就必然会有冲突和矛盾”来掩盖思维的贫乏。事实上,民族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和脱离实际才是主要原因。

探究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存在理论脱离实际问题的原因时,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首先,理论起源上存在照搬苏联民族理论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带有普遍性,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社会科学领域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而且大多矫枉过正,唯独民族理论依然囿于“苏联模式”。中国民族理论研究陷入“政治禁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民族理论研究范畴里,这是一个必须从正面阐述和巩固的基本原则问题。于是,在民族理论研究的范围里就存在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不允许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不是还有改进的地方。宪法和党章都可以修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为什么就不能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改革和研究呢?

民族的分类和差别在民族领域存在广泛的争名夺利,哪个民族占据哪个领导岗位,成为解决问题的潜规则。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内在联系,但没有人去揭示这个问题及长期危害性。当某地区的领导、某民族的学者在进行和设立民族理论研究问题时,在进行民族地区政策研究和调研时,他们一样受这种民族利益分配和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

总之,理论脱离实际和干部脱离群众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核心是等级意识和权利占有。民族理论研究脱离民族实际,就是某个民族的利益至上,把民族干部的利益置于民族群众实际利益之上。所以,全面贯彻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反思问题实质,或许会真正触动灵魂。▲(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民族理论,苏联模式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组图:奶茶妹妹最新纽约约会私照曝光

民国五大美女间谍的悲剧人生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