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新华网评:斩断私用、滥用公款送礼的“黑手”

2013年09月17日07:23|来源:新华网|字号:

漫画:正中下怀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中秋和国庆佳节将至,作为中国人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假日,“两节”消费市场已提前升温。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节日市场出现了一些细微变化:高端白酒销售遇冷,不再“逢节必涨”;天价月饼难“出炉”,捆绑销售隐身酒店;大闸蟹退去“黄金甲”,“不问价”已成往事……这些许小细节,从侧面反映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反对“四风”的现实功效。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礼尚往来”,节日期间恰到好处的请客送礼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增添节日气氛。亲朋好友围坐,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伴以代表各自心意的礼物,是多么充满温情、温暖的节日胜景啊。但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盛行,让“节日送礼”从一种礼仪和情感表达变成了利益交换,隐藏于其后的公权滥用更成为一种腐蚀剂,致使领导干部腐化堕落,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

节日之所以成为腐败的“节点”,最大的“肇事者”就是公款私用、滥用。俗话说,“崽卖爷田心不疼”,一些单位、个人用公家的钱送人情自然是出手大方,天价烟、酒、月饼、螃蟹等皆是“应运而生”。此次,中央在“两节”前连发禁令,要求坚决刹住节日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禁令已经初显威力。

但一纸禁令或能止住当下的不正之风,却非长远之计。过了中秋、国庆,还有元旦、春节,还有来年的各种节假日,总不能每次节前都发禁令;且时间一长,禁令的威慑力也会打折扣,有些人难免开始心存侥幸;一些人也会挖空心思,寻求应对之策,比如今年就有商家根据市场“风向”推出了“百宝箱”——“月饼盒子装名酒”、“豪华包装表心意”,发票可以开成“办公用品”。

要想从根本上刹住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还须从制度入手,斩断私用、滥用公款的“黑手”。要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遏制公共资源浪费、公共资源腐败,通过更透明、更详细的预算决算制度,实现“三公”消费公开化、精细化,管住乱花钱的手;要通过健全权力的分解、制衡机制,避免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规范职务消费,使公款流向更加合理,管住乱签字的手;要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加大对违纪官员的查处力度,铲除“节日腐败”滋生的社会土壤。

公款一旦无法私用、滥用,公款送礼就失了“源”;没有了利益输送,公款送礼就没了“根”。没有了公款的暗流涌动,节日送礼才能回归理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打破“礼与礼”的困扰,更为正常、健康的发展。(安传香)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公款,黑手,送礼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组图:奶茶妹妹最新纽约约会私照曝光

王菲李亚鹏离婚 细数劳燕分飞的明星夫妻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