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张铁:清风当伴中秋“洁”

2013年09月17日08:5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中秋将至,北京“最堵九月”开始发威。但据市民反映,无论是拥堵时长还是拥堵程度,今年都较往年有所下降。在中央关于风清气正过“两节”的号召下,不仅那些以请客送礼为主的外地进京车辆大为减少,天价月饼、豪华节礼等也已大失风头、少了市场。

说到中秋,月饼可谓象征符号。然而,这远非其全部的文化内涵。中秋为佳节,更在一个“清”字。“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正是因为风清可醒脑、月明可鉴心。中秋赏月,赏其清明、清爽、清丽,不仅是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更有一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才是中秋深层次文化意义所在。

然而,这些年来,一些人却将中秋这个清朗的节日,看作趁机送人情、拉关系的“良辰吉日”。于是,公款请客送礼者找到了借口,私下利益授受者寻得了契机。借着中秋名头“放松放松”,变相吃喝玩乐;打着节日旗号“意思意思”,模糊贿赂界限;利用节日大操大办,各种庆典、晚会铺张奢华;趁着节日滥发福利,以让纪检监察部门雾里看花……中秋之清,淹没在觥筹交错中,迷失在迎来送往里。流风所及,反而让天上的明月,显得格外空寂落寞。正如冯骥才所感叹:我们节日的内涵被偷换了。

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怎能任由“四风”蔓延?今年中秋,八项规定执行力度不减,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无论是央视中秋晚会改在体育场进行,还是五仁月饼讨论热度超过天价月饼,都让人感到“清”字的回归。清风竞逐,不仅是改作风成果的具体显现,也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更能彰显中秋佳节之“佳”。

我们往往以过节之“节”,比兴廉洁之“洁”。中秋节,更当变成“中秋洁”。中央纪委日前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剑指两节期间的不端之行;各地各部门也多有举措,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越是节日临近,改作风越是不能松了劲、散了神,牢牢把紧四时八节这道关口,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社会风气定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有民俗学家认为,节日是对日常生活的抽象。一个节日,代表的是一段浓缩的时间。比如,因苦于行旅而无法随侍亲侧,所以我们用中秋来补偿一季乃至一年的歉疚。也正因此,节日更可成为亲情发育、风气培育的一个支点。中秋将临,国庆接踵而至。扬清抑浊治“四风”,以党风政风之进展,推动民风之清、世风之清,正是最好契机。

中秋意蕴在于“清”,中秋之外,更该让“清”成为一种文化。有人说,如今,很多节日都该改成同一个名字——送礼节。要防止端午的粽子“异化”、中秋的月饼“变味”,或许都该存一份清气、多一份清雅。而要改进作风、清新政风,更需让权力如“冰壶浮世界”,清清朗朗、清清白白。当崇清成为一种政治风骨、社会风尚,中秋的文化意义才可谓得到真正的传扬。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清风明月虽不用一钱买,却更是无价之珍。中秋佳节取一“清”字,清风明月相伴,定是和美之期。(张铁)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中秋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组图:奶茶妹妹最新纽约约会私照曝光

王菲李亚鹏离婚 细数劳燕分飞的明星夫妻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